佛弟子文库

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中峰明本禅师  2019/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结成一种生死无常,于四大身中,念念迁流,新新不住。

第三要信古人垂慈,留下一言半句,如倚开长剑,等闲拶透,端的会断人命根。

第四要信日用工夫,但恐不做,做之不已,念念精专,决有透脱之期。

第五要信生死无常,不是小事,若不奋决定志,以期独脱,其三途苦趣,曾无自免之方也。

又有三法为进道之快捷方式:一智眼明;二理性通;三志坚固。

智眼明,则照破世间身心现量境界,一切是非、憎爱、取舍、得失、贫富、寿夭、苦乐等法,皆是梦缘,了无实义,而不起分别。

理性通,则于从上佛祖所说语言名相,至于三教圣贤、诸子百家差别法要,会归一源,不生异见。

志坚固,则从今日至未来际,不问近远,若不澈证,决定不休。

此三法具一而缺二三,只成个无事汉;具二而缺一三,只成个伶俐汉;具三而缺一二,只成个担板汉。

当知此道如涉千里之修途,若具一二而缺三,是由九百里而止者;具一三而缺二,终不免其岐泣;具二三而缺一,吾知其触途成滞必矣。

三法全具,虽未动足,敢保其与已到家者不相异也,岂待其重问迷津而再摇鞭影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发财重要还是修学圣道重要呢

问: 现代人生活忙碌,有时觉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余而...

如何观心呢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

改变你一生的一百句至理明言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

【佛教词典】无垢

(杂名)清净而无垢染也。又曰无漏。...

【佛教词典】轮王四轮

(杂名)金银铜铁四种之轮宝也。...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

星云大师:行善与教化

今年一九九九年,我已经度过一个甲子的出家生活,假如...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亡。 两...

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佛教对「食」的定义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