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证严法师  2011/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这一段文是佛陀告诫出家弟子们,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不可太相信自己的痴心意念。因为凡夫无明、意志薄弱,容易受物欲所摆布。而且,还要小心避免招惹色相;因为心若沾染外境的色,尤其是男女之欲,一切罪恶因缘就从此产生。

除非是证得阿罗汉果时,才可相信自己的意念。阿罗汉的意境是见色不动心,能透彻世间一切物质的真谛,而不再被外境所迷惑,所以这时才能相信自己的意念。

佛陀在本章指出,众生自无始劫以来心猿意马、意志不坚,因此心常被无明蒙蔽。

例如:有许多学佛的人,在一开始常常做了很完善的计划,很有信心,也很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所行、所学的往往无法突破无明执着,无法确实拿来应用。

因此,我们要常常自我警惕:是否依然保有初发心?是否能对境不生心?是否能对情爱不起痴执意念?若心念不定,与色欲交会时,即易惹祸生灾。

此外,还要进一步推究、认识真谛的道理,这就必须时常亲近善知识,依循善知识的督导、指引,努力修学;等到证了阿罗汉果后,才算真正得自在,可以任意自信而不踰矩。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这一章是佛陀警惕比丘们要远离女色、以防过失,以及开示灭除恶念、生善念的方便法门。

世间有很多罪业都由女色所产生。所以,佛说:「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不要看女人,女人看不得!因为凡夫心意不定,容易被外境诱引。欲界众生最重的欲念就是淫、食两欲,所以出家修行者应该谨慎,不可与女人独处,在心念上也不可贪爱女色。

自古有多少国君帝王为了美人而丢掉江山!现在的女性常在衣着上暴露身态,诱引男人的心思。本来凡夫的色欲心就已经很重,很难控制心猿意马的色欲,何况有暴露的美色在引诱,怎能不动心?所以,修行者要好好自我警惕。若是警觉自己心在动摇,就不要与女色有所接触,远离色欲的境界,以免造业。不只要避免注视女人,而且不可和她说话,因为除了女身婿态会诱惑人心,娇声柔语也会诱引人。

《法华经·安乐行品》中云:「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所以,修行的比丘不要和女人单独说话,以免引人讥嫌。

「若与语者」等六句,是指不得不与女人说话时,要正心思念,并警惕自己:我是沙门,虽然处于五浊恶世,也要像莲花一般,不被污泥所染。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要观想那些女人如亲人般,年龄比我大的,像是自己的母亲;年龄相仿的,像是我的姊妹;年龄幼小的,像是我的子女。以此净心正念,就不会产生污染心。

「生度脱心,息灭恶念」,不但自己要保持戒体清净,还要对这些女人生起度脱心,像本经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中提到「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魔女要来扰乱佛心,佛不但不受诱引,还趁机说法感化、息灭她们诱惑的恶念,并导入正途。

不过,有一句话说:「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有时也不能将罪业全归咎于女人,因为有些男人的内心会自起邪念。一旦与色相会,就无法自我控制而造作罪业,所以,佛陀教导修行人「慎勿近女色」;进一步,若能守持戒律,以不净观治淫心,就能息灭恶念。

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正心思念。不只男性如此,女性也要很谨慎,要常常自我警惕,不起「色欲」之心,若能如此,方能学道有成。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本章强调:「六根犹如干草:不尘如喻烈火,未到心境两空,应修远离胜行。」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修行人对欲念要谨慎防范。就如自己身上穿着一件干草衣,因为容易被(欲)火引燃,所以看见火要赶紧走避。

世间的五欲就如火种,容易使人惹火烧身,因此修行人一定要远离欲境;要像「干草畏火」般地谨慎,不可耽染欲念。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如干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好像烈火。两者一接触就会引燃,烧成灰烬;因此,修行功夫未到时要远离六尘之境,修清净行。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本章主旨在讲「心」,申明要断欲须先断心,不断心而断阴是没有用的。

「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有一位修行人,对自己时时生起淫欲的心念,感到非常痛苦。但他不知痛苦的源头在哪里,以为就在淫根,因此想要自断淫根。

「佛谓之曰……,从者都息」,是佛陀告诫弟子;要断淫根,不如断淫心。因为「心如功曹」,功曹为汉代官名,主管一郡一切大小政务;心也一样,什么事都想,所以只要心的源头一断,就不会有身形的造作了。

「邪心不止,断阴何益?」邪心若不断除,光断淫根又有什么用?因为痛苦是来自心无法停止淫念的苦,而非淫具本身;因此,要断淫根,不如断心。

「佛为说偈……此偈是迦叶佛说。」是佛引用过去迦叶佛说过的偈语,进一步为弟子作解释——淫欲生于心意,而心意又从思想中产生。

「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若能断除「作意」和「思想」这两种心,纵然再接触外境,也不会生起任何作用了。见一切色如镜中像,即是非色,观一切行如泡沫,即是非行,此为佛陀所教导的调心方法。

由此可见,心意活动的范围多么大啊!心若不调伏,便会使人造业、堕入恶道。反之,心若能为善,功德也很大!所以,要好好调伏自心,断除恶念、增长善念。

佛法教化世人有所分别,这一章也是针对出家修行者而言,因为出家人修清净行,必须完全断淫;而在家居士,只要守不邪淫、不犯外色即可。有些在家居士亲近佛法后,以为不可犯淫戒、夫妻必须远离,但往往各执一端而造成婚姻不美满,使家庭失和,这是对佛法了解不透彻所致。学佛,必定要取中道,在家居士若能善加引导另一半,将家庭转为佛化家庭,夫妻同心同修,如此家庭就会圆满幸福。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本章指出忧怖的来源是因为心中有爱欲;若能放下爱欲,就不会有忧怖心。修行,就是要尽量去除烦恼心;要能不烦心、不忧愁,除了「断欲去爱」别无他法。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爱欲使人心生忧恼。人心缘境,便会有所感受;缘顺境是乐受、喜受;缘逆境则有苦受、忧受。

人人都有爱欲、希望,但是世间无法事事满足,因为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所以,希望越高,忧虑就越多,心也就跟着不安而恐怖、患得患失,这是「怖畏心」。由此可见怖畏、忧惧,大都是由爱欲所产生。

「若离于爱,何忧?何怖?」人若能离开爱欲,就不会受烦恼所扰乱。如此一来,哪还会有忧怖、痛苦呢?须知忧愁、悲恼对人的心理扰乱很大;人生至苦,莫过于此!

那要如何断欲去爱呢?这就要从佛法来推寻。众生无始以来,妄认「四大」的身体为「我」,这是由于众生并不了解「身命」是什么的缘故。我,是不是真正的「我」呢?它只不过是个假名相而已。身躯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构成,倘若四大分离,哪还有身」呢?

其实,心是藉「根」(注)来缘外面的「尘」而起分别;一般人执着地认为:外面的境是真实的,而日日追逐不已,不知它只不过是人心所缘的相而已,这就是人的迷执。

学佛人要如何破迷去执呢?唯有时时以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来反照观察;能够如此,爱欲心自能断除,忧怖心也会跟着去除。

人的身体受伤后会肿、烂、脓、臭;这个臭皮囊,哪里值得我们处心积虑地追逐外境来满足它呢?所以,当我们想追求外在物质来装饰身体时,就要「观身不净」。

而人的爱欲心,无时无刻不在迁变,是个无底坑;我们怎可一辈子为了爱欲,无止境地忙碌身形追逐执着?如果能「观心无常」,觉悟到爱欲并无法满足我们的心,这样对外境就不会生起执着。

再者「观受是苦」,如果能时时推究自己的感受:目前所享受的快乐究竟能维持多久?平时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事物,大都不尽如意。如果以不择手段的行为来满足欲望,在未来生生世世当中,所受的果报都将是苦的!若能这样推究,欲念就全消了。因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有此觉悟,自然能敲醒爱欲的念头。

最后「观法无我」,一切有为法没有一样是真实不变的。既然不真实,有哪一样是「我所有」的呢?追根究柢,「爱欲」对人有什么用处呢?我们若能如此深思,爱欲自能断除,忧怖也就没有了。

所以,修行人要常常运用「四念处」来护身,把原有的衣袍、换成「四念处」的智慧大衣,欲火才不会延烧入心;如此,便能去欲、远离忧怖、身心轻安。

注:根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尘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钟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税,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在本章中,佛陀教学道者应坚持「三无漏学」。什么是「三无漏学」?即戒、定、慧。我们要去除烦恼、学道要有所成就,绝对不能缺少三无漏学。

「佛言:夫为道者」等七句,是指学佛人应有威猛的精神,就如战士上前线打仗一样。古人打仗,上阵前要穿上铠甲;「铠」就是铁甲、战衣。出征后如果没有勇猛心,就会临阵怯懦而阵亡或半途而退。

学道之人,应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以降伏内心的杂念。但是无始以来,凡夫虚妄的习气、妄念却很多,这种杂念心也是由一念妄心生起;就好像小孩子玩肥皂水,以一根吸管沾着肥皂水,就可以吹起一粒粒五彩的水泡。

这些妄念时时迷惑着凡夫,学道的人要克服杂乱心,有如和万人作战一般,应当坚持道心,具足勇猛的毅力向前精进。

若要使外境不染于心,必须修行守戒,就如战士披挂铠衣上阵,才不致受伤,如此,不仅戒体不会受到污染,也能使学道者勇猛精进,所以「戒」是护心、护身的法宝。

「沙门学道」等六句,提醒学道者一定要坚定道心,临阵无惧,专心一志于道业,不可怯懦!纵使外面有千军万马之敌,也不可心生畏惧;反而要提起大丈夫的勇猛心及克服逆境的气魄,决不被魔境打退道心。

学道若是没有充分智慧和勇猛锐利的精神,容易退失道心,在初发心时虽然很热诚,但是后来却慢慢地退失了。这就是定力不够,慧力不具足,没有勇猛的精神;若能坚心一志地向前精进,就不会半途而废,这就是定的力量。

修行一定要有殉道的精神,否则无法成就道业;殉道的精神就是要有勇猛的心志,志若不坚定,慧力就无法产生。譬如赴战场,而且在战场上需一人对付万人;修行则是以一心对治万念,所以必须具备「戒、定、, 慧」力,才不会半途而退,尤其慧力则可以「一人敌万人」,也就是一心可敌过万念。

总之,学道要具足三力:挂铠临阵的精神(戒力),不半途而退的毅力(定力),以及与万人格斗的慧力;必须三力合一,才能破除无始的魔障而证得佛果。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知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这一章是佛陀为弟子开导学道的方法,学道一定要折衷,不要过急,也不要怠慢;如果心急反而会退步。所以,学道者一定要时时保持身心的平衡。

佛在世时,僧团中有一位沙门因为学道心切,彻夜不休地读诵《迦叶佛道教经》;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古佛,将入涅盘时也留下一部《遗教经》。

这位沙门一面诵、一面思考他的学道境界,深深觉得自己离《遗教经》中的境界还差很远。因此越读内心越悲切!以为自己的智慧无法接纳佛陀的教法,因而退失道心。佛陀知道沙门有这样的苦恼后,就安慰他,并问道:「你以前在家时,喜欢做什么事呢?」沙门回答:「爱弹琴。」佛问沙门:「琴弦如果太松了,弹出来的音会如何呢?」沙门说:「弦如果太松,就弹不出声音了。」佛陀再问:「弦如果调得很紧,又会如何呢?」沙门说:「弦如果调得太紧,弹太急时会断掉!」

「既然太松弹不出声音,太紧又会断掉;那么,若琴弦调得松紧适中,弹出来的音又是如何?」

沙门说:「弹出来的声音就会很美、很动听!」

佛陀说:「学道就像弹琴一样,弦不可调得太松或太紧;同样道理,沙门若将身心调得适中,必可得道。」

有些人一发心,就舍身忘命地追求佛法;但是往往道还没有求得,身就毁灭了,或是中途道心退失。像这样,佛法永远追求不到,所以,在得道之前,一定要好好地调养身心;若能身轻心安,得道就不困难了。

「于道若暴,暴即身疲」,这句经文就和「暴饮暴食」的道理一样。为了求道而不择时节,最后造成身体的不调和;像这样只会使身体更为疲劳。

要知道,凡夫的习气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去除。所以,如果过度追求,所招感的不但对道业无益,对身体也很不利。

「其身若疲,意即生恼」,凡夫的身体一有病痛或者感到疲累,必定会觉得不耐烦,不仅智慧无法开启,反而增加烦恼。何况身体为了修道,一直拜呀拜的!只是诵经却不了解经中的意义,光是大声诵读,便认为可以开启智慧,那是不可能的。总而言之,像这种做法想开启智慧,是「舍本逐末」啊!

「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由于求道过急,心便无法平静;心愈不平静烦恼就愈多,烦恼愈多就会生起退心。若随着烦恼而造业,如此,罪业必然会加重。

再者,每个人都有烦恼,就连菩萨的心也有缘境,缘什么境呢?「菩萨所缘,缘苦众生」,众生的一切苦境,就是菩萨心中时时刻刻所缘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负担,所以说,心要完全没有烦恼,是很不容易的。学佛,就是学在这里,只要我们不把负担当烦恼,就能去除烦恼,则身心清净,轻安自在,道必不失矣!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本章指出,要明心见性,首先须去除心的垢染。「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修行就如炼铁一般。铁要经过一番冶炼、去除滓渣后才能成器;成器之后,还要放入洪炉中烧烤、锤打。如此,才能炼出精致完好的器皿。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学道之人,无非是希望能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佛性)。因此,一旦心中有了垢染,就要设法除去,清净的本性才能显露。就好比一盏电灯,如果你希望它能够很明亮,就须先将外面的那层玻璃擦拭干净才行。

所谓「暗去明存」,黑暗去除后,光明就能存在。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同理,我们要回复清净、光明的佛性,一定要先将杂念等烦恼习气去除才行。

人人都有圣人的本质,只要将世俗的凡情、杂念去除就能显现,而不必再另外寻觅。一个人的气质,要在日常生活中磨练;去除了坏习惯,艮好的气质自然会在举止行动中表现出来。

又好比眼疾,「翳」就是眼疾,有遮障的意思。眼睛的瞳孔如果没有被遮住,看外境必然十分清楚!但是眼睛如果长了「翳」,就要设法除去,才能重见清晰的境界。

学佛者要成佛作祖,端视自心能否净化。若能用功清净心地,佛性就会现前;反之,如果受了污染,就无法分辨外面的人我是非。

众生自无始以来,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养成各种习气,而且大都是由贪爱所引发的愚痴、嫉妒、傲慢等恶习。学佛,首在修养自心、洗涤内心的垢染;垢染若是去除了,清高的气质就会自然显现。所以,修行要从内心修起,而这必定需要经过一番锻炼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善导大师的十段精彩法语开示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

晴日集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佛教法语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培养无分别心

春天的气候多变化,昨天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今天却是...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恶」。 身...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命苦如何才能消业

有人问 :我这辈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业呢? 证严...

【佛教词典】无漏法

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

【佛教词典】苦速通

【苦速通】 p0841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二、苦速通。...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诵持楞严咒就是赚黄金

楞严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为咒中之王的楞严咒,修学诵...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