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2015/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衣持钵,进到城中乞食,食毕,清净双足,带着坐具,在林中找了一个闲静的地方,在树下盘腿而坐,摄心安禅静虑。

而同时,在耆陀精舍中,有二位比丘在僧团中决断事时,因忿怒之故互相诤论,到最后,其中一人忍住不再开口,但另一个人则因瞋火炽盛无法控制自己,依然不断地大声诤论。之后,这位瞋恚炽盛的比丘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来到那位比丘面前,请求忏悔,但是对方却不肯接受。

如来当时于禅定中,以超越人耳之天耳通,远远地听到精舍中吵杂的声音,于是从座而起,回到精舍,在众僧前敷座而坐。佛陀问众比丘:“佛今早着衣持钵,进城乞食,之后到林中静坐的时候,听到了比丘们议论的声音,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比丘禀告佛陀:“世尊!耆陀精舍里有二位比丘,在僧断事时,因忿怒而起纷诤。其中一位比丘,默然忍受,另一位比丘却因为瞋恚仍然不断地议论。之后,原先瞋恚的比丘,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向那位比丘忏悔,可是当初默忍的比丘却不接受忏悔。”

佛对比丘们开示:“为什么如此愚痴而不接受他人的忏悔呢?比丘们!你们要知道,过去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在善法堂时,曾经教示诸天众:‘瞋火之力能够烧诸善根,就像用瓢器舀取酥油以利油灯燃烧,但是当火苗转为炽盛时反而烧到了瓢器本身。如果能够保持心平静,不怀怒气,瞋火自然熄灭,又怎么烧得到自己呢?不要像水中漩涡一样不断无穷尽地团团转,就像生气的时候,虽然没有恶口辱骂别人,但是偏偏用其他行为去触恼对方,这样也不好。不要特别去触恼他人,而是要调整安伏自己的身心状态,这才是对自己有益的作为。

心中不怀瞋恨恼害,就是贤圣之人,亦是贤圣之弟子,这样的人我们应当要乐于亲近并且向他们学习。只要心中有瞋恚,就会障碍如山,如果愿意对自己的瞋恼多花一点努力去对治,就像以辔头制住恶马一般,这样的人就是在落实善行。’ ”

佛陀告诉在座的比丘们:“释提桓因处于天王之位,于天中诸事自在,尚且能够修行忍辱、赞叹行忍辱之人,更何况你们身为比丘,剃发出家,又怎么能不行忍辱,赞叹忍辱之法呢?”

比丘们听了佛的开示之后,莫不欢喜奉行佛的教诲。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二(三十七)》

省思:

戒经云:“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忿怒心起时,如同无形的双头刃,不但刺伤对方,也将刺伤自己。所以佛陀以“调伏于身已,于己即有利。无瞋无害者,彼即是贤圣”教诫弟子。修行就是从这里开始提升──净化三业、修忍辱行,止住身、口、意的造作。以无我之心遍行一切善法,就是转凡成圣的第一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

圣严法师《业障病》

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

【佛教词典】太山王

又称泰山王。为冥界十王之第七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

【佛教词典】普通合掌

又称普通印。为密教所结印契之一。其印相在金刚、胎藏...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

功德天与黑暗女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听经就会打瞌睡,是业障重吗

问: 有时一听经就会打瞌睡,是消业障吗?还是业障重...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气质的培养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