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宏海法师  2020/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信息四面八方的轰炸过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网上有时候会流传一些小视频。

有一个孩子,为了阻止自己的父母长辈杀生,他家里的长辈,父母拎着鸡鸭或者鱼,正准备去宰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就拼命的阻止,哭着还说他疼他疼,但是你说一个孩子,因为他善根非常深厚,面对长辈的这种铁定的认为,鸡鸭鱼肉就是我们的一盘菜,你说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急的又哭又叫,甚至有的用身体去挡,还跟父母去夺刀子,这种就是天然的悲心。

今天我们要说的天衣义怀禅师,就是这样一位菩萨心肠的孩子。他出生就在北宋的一个渔民家庭,是温州人,从小跟着父亲出海打鱼,他就把鱼打上来以后,就把鱼扔给船尾的儿子,让他把这个鱼串起来带回家,今天就有吃有喝了,可是儿子心中不忍,偷偷的就把鱼从船尾给放掉了。也不知道为这个挨了多少顿的打骂,但是他依然如故。

我们中国不是有句土话吗,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果然孩子长大以后,出家修道去了。后来依止在云门宗有一个很有名的禅师,叫雪窦重显禅师门下去修学。义怀禅师他的形象很出众,人长得特别的清瘦,个子又高,走路也慢腾腾的,所以在《禅林僧宝传》里边,形容他走在人群里就如同什么,一个词儿, 鹤立鸡群。

他在寺院里每天都是砍柴担水,一边干活,一边禅修,但是他师父有一天突然就问他,“肯定也不对,否定也不对,肯定否定都不对时,你怎么办?”这是禅机,意思就是说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多也不对,不起心动念就是少也不对,多也不行,少也不行,你怎么办?

到底起启动还是不启动,就逼着你把现前的意识心妄想给你斩断,本来是为了斩断,他每次都要想依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回答的时候,就被他师父一顿棒打、棒喝。

禅门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所以说看似这样喜笑怒骂的指东打西,都是禅法里面不拘一格,接引学生的手段,有可能这一下子就打成祖师了。所以我们禅堂里面常说 ,香板下面出祖师,既能给他消业,又可以给他猛省。

有一天他挑着一担水走着走着,大家要知道因缘到了,因缘到了,时机就成熟,突然扁担也变成菩萨师父了,从中间啪的一断,这么一断,他正好相应就开悟了。

后来他的弟子法嗣也非常的多,大振云门法道,我自己也是云门宗下的门人,所以他成为北宋时期,可以说把云门宗弘扬开来很重要的一位高僧。

天衣义怀禅师他非常重视一个修学特色,就是禅净双修,他常常去发扬传授净土法门的时候,也会用禅宗的心地来圆融的讲解,你比如说有一天他的弟子们就问说,说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舍秽土取净土,厌离此土,欣求彼土,这不是有净秽取舍之情吗?

如果佛法的究竟讲,里边不是讲到不净不垢吗,不增不减,你还有什么取舍呢,所以如果你有取舍的话,这就是众生的妄想,可是如果你说没有净土,又有违佛言,因为释迦牟尼佛说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修?到底是取舍欣求极乐呢,还是放下取舍之情,说没有净土。大家要知道这个问题提的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凝聚了佛法空有、性相、圆融、贯通的问题,就是一个法,我们凡夫的眼光一定是此对彼就不对,此能彼就不能,但是真正真实的境界中,真理的法相上它是怎么样的,他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去还是不去,生还是不生,是取舍还是不取舍。

他就给他(徒弟)说,生则决定生是从现象上来讲的,我们从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则实不去,因为娑婆和极乐,再怎么广大的虚空法界,都离不开我们现前的一个念头,都在这一念之内,往哪去呢?你说没有去,它确实是十万亿国土,宛然而在,你说去了他又没有离开现前一念,所以他打个比方就像大圆镜子,我们一镜中引出来十重的山水楼阁,你说山水楼阁没有远近的,你一眼望去它是有重重叠叠,你说它有远有近,它其实在一个镜子里面同时洞现,这就叫做生则决定生。看上去有山水楼阁,去则实不去,就在一面大圆镜中。

他叫天衣义怀禅师,天衣无缝的给他的弟子讲了净土法门,在理事无碍究竟圆满的一个阐明开示,希望大家听了也有所受用。

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净土之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净...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往生西方全凭信愿持名不失正念

深达胜义,万勿生疑 众生对净土法门,所以不能生信者,...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佛学漫画】马鸣菩萨

我们今天还能遇到佛法,这全赖过去的大善知识,他们乘...

【佛教词典】募缘疏

指为劝募而撰写之疏文。有关桥梁、祠庙、寺塔、经像,...

【佛教词典】取为有缘非爱缘有

【取为有缘非爱缘有】 p081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

真实功德和不真实功德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要日日行忏悔法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

【推荐】小乘跟大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从业果的思想,再进一步就是空性的道理。这个问...

略释《四料简》要义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