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懂得低头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次拜访不无关系。

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记了。”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看成最大的收获,牢牢记住了前辈的教导,并把它列入他一年的生活准则之中。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美德。一个成熟的人,有成就的人,必备此种品格,宜低头、忍让,而非自高自大。这也许是许多成功人士之美德。

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哲学家,也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 “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 “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大师们提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更高。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弱胜过坚硬,谦逊胜过骄傲。我们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何为傲慢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

要谦虚、勿骄傲

在佛教中,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有天人。 我们人,...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轻人问。 因为有的人心太小...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

清净乞食住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

【佛教词典】大觉金仙

指佛陀。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尝诏改佛陀为大觉金仙...

【佛教词典】有分别影像所缘

【有分别影像所缘】 p0556   集论七卷三页云:有分别...

你闻过世界上最妙的香吗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

没有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可以吗

问: 有的人没有请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而...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你敢信我就来--普陀山梵音洞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了普陀山比较特...

真诚忏悔 消除恶业(图)

一、贫家之子,勤劳孝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隆...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断除业力的相续,尤其净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们看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其实它这个外...

不杀生的十大利益

释迦牟尼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当知菩萨有一法,能...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赵尊仁的往生故事

赵尊仁。法名培庚,江苏如皋县人。年三十余岁,从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