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2020/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欣求心、厌离心真正生起来的时候,对娑婆世界自然就没有贪恋。本来放不下的世间五欲,只要能通过闻思教理抉择,生起真正的信心,原来放不下的自然也会放下,原来舍不得的也能舍得了,这就说明有真信切愿了。

否则,如果你一面想往生西方,一面非常贪恋这个世间,贪恋自己的家庭,对妻子、孩子还是念念割舍不下。凭这样的心,要往生西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古大德比喻为“抱桩摇橹”,这说明你没有真信切愿。

生死关头,愿力先牵

有真信切愿的人,他真正知道西方好,知道这个世界是必定要舍弃的,自己是要去西方的人,对世间的这些东西还会执著吗?如果还有强烈的执著,能往生吗?

不是说必须要你一点执著都没有,凡夫人是做不到的。现在这个时代,情况不同了,如量的出离心这个要求太高,对于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只要希求往生西方的愿力,这种信心,能压倒对世间的执著心、贪恋心,这样就够了。就像一棵大树,哪一边力量大,它就会倒向哪一边。

佛经中有这样的比喻,彻悟禅师在他的语录当中也做了这样的比喻:

“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彻悟禅师语录》)

我们心力平时在串习的时候,最纯熟的是什么?起的是什么念头?如果我们求生西方的念头大过对世间的贪恋,那就说明往生西方很有希望;如果时时处处都是世间的念头重,说明你其实是不想往生西方的。虽然你心里也想往生,但是实际上呢,又不想往生西方。

人天交战,不升即堕

有些道友觉得这种说法是矛盾的:怎么又想往生西方,又不想往生西方呢?

其实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动物,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动物。因为我们人,既有他的善根,也有他的恶业;既有对世间的贪恋心,又有出世间的清净心,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人类的修行,正是处于堕落上升的关键,因此古人就比喻为“人天交战”。人,是人欲;天,是天理。

我们经常就处在这种矛盾当中,但你必须天理能够压过人欲,才有可能出离这个世间往生西方。

如果你一只手拼命地去抓阿弥陀佛,还不停呼喊“阿弥陀佛接我走,阿弥陀佛一定要接我走”;而另一只手或者另一只脚却拼命地拉住自己的家庭、五欲,在那儿绑得牢牢的,一点都不肯放松,你说你能怪谁呢?你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呢?

如果这样又想去又不想去的话,那只能说你自己不是真心想去西方,说明你没有真正的信愿,这样是很难往生的。不是阿弥陀佛不灵,不是说净土法门并非万修万人去,而是因为你自己不想去。不想去,不是说你不相信净土法门,而是你没有真信切愿,没有深信净土法门,所以你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既想去,又不想去。

所以,我们应该依教理抉择,从因生果,如法如理的去闻思修行念佛,这才是通途大道。由闻思生信,由信发愿,由愿而导行,就能和净土法门真正相应。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真正想去西方的人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个公案。

有一位真华法师,他是印祖住锡的根本道场——江苏苏州灵岩山寺的知客,他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参学琐谈》。真华法师就讲述了印祖的一名皈依弟子胡松年往生的事迹。

胡松年居士对印祖特别有信心,当年他住在灵岩山寺外一个印祖的塔院。有一天,他突然跑到寺院来,对看山门的法师一拜,说:我要回家了。别人都非常奇怪,是不是谁得罪他了,怎么要回家了?后来他见了出家人就拜,说:明天八点钟我就要回家了。大家都莫名其妙。

后来他到了方丈室,向妙真和尚告假,妙真和尚就是印祖在的时候的方丈,他起初还不相信,这时胡松年居士很认真地对妙真和尚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了观世音菩萨和师父(指他的皈依师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用净水向我头上洒了洒,师父手执一朵黄色莲花放在我脚上,师父说,后天上午八点我来接你,赶快请人助念。

这正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回向文:“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这个梦应该不是一般的梦,绝对有特殊的因缘。胡松年居士做了这个梦之后就深信无疑,他知道往生时候到了,明天上午八点钟肯定是要走的,就去向妙真和尚告假。这个大和尚非常慈悲,便亲自陪他到了客堂,叫僧值师派了几位出家人给他助念。

当时有些出家人觉得很好笑,这是不是胡松年一个人住在塔院住得寂寞了,没事情干,想解解闷?可能因为他是一个大居士,方丈和尚照顾他,请几个出家人给他敲敲打打,给他念一念,所以许多人都不在乎,不相信他真的就会往生,给他助念的时候也不是很认真,有怀疑。

到了第二天早上,许多出家人还不相信他真的能往生。胡松年居士还在跟妙真和尚说说笑笑,而且还吃了二碗稀饭,吃得挺多的,妙真和尚问他身体有没有不舒服,他说一点都没有,非常正常,但是肯定地说:“我到八点钟时一定要去的。”

妙真和尚就问他:“要不要把你在上海银行的儿子叫过来?”他想了想说:“没必要,叫来了就哭哭啼啼的,他们也不懂佛法,但既然和尚想到了这一点,就把他们叫来吧,反正他们来时我已经到了极乐世界了。”看得出,他对往生是非常有信心的。

到了七点半,非常奇怪,房间里的人和物慢慢起了变化,胡松年居士原来端坐着,后来自己侧卧,念佛声音由高慢慢地变低了,原来六个字变成四个字,最后由四个字变成一个字,声音很轻,就一个字“佛”,“佛”,“佛”……接着只看到嘴唇动动,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时候大家有点着急起来,紧张起来了,看来真的要往生了。

桌上的油灯本来是忽明忽亮,非常暗的,时钟到了八点整的时候,忽然犹如千日聚于一室,大放光明,百步以内的上空,大家都听到了“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发出“南无阿弥陀佛”的非常动听的配着乐声的佛号,这样的放光现瑞,天乐盈空境界出现的时候,大家都相信了。

真华法师说,这是他亲眼看到的铁一般的事实。所以他说,我不得不相信印光大师说的:“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净土就是这样奇特,但是最主要的要像胡松年居士这样,对净土法门深信无疑,没有丝毫的怀疑,绝对相信自己能够往生,这样有真信切愿念佛,就决定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

耳边经常有念佛声,是不是魔障

问: 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

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问: 请慈悲开示,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大安法师...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蚊子咬就心烦,大痛时还怎么念佛呢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罗门

有一天,摩诃迦遮延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众,来到婆那国...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佛教词典】第四静虑

(术语)旧译曰第四禅。新译曰第四静虑。色界四地中第...

【佛教词典】共不共四变

据宗镜录卷四十九载,阿赖耶识变现根身、器界等相,依...

屠夫的顿悟

10年前,张顺是个专职屠夫专门为附近的人宰杀大小牲畜...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办公室里的春秋

办公室里的春秋 芳兰只为因香折, 良木多从被直摧。 独...

四摄法在弘法中的运用

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