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迦叶三兄弟受化之宿缘

2021/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迦叶三兄弟受化之宿缘

过去,佛为众人说频婆娑罗王因听闻佛说法即得法眼净之宿缘,听闻此,众人心中对优楼频螺迦叶受化的因缘有所疑问,心想:“为何佛需要示现神通,用种种方法而得度化优楼频螺迦叶,而迦叶的两个弟弟那提、伽耶,则只听闻佛说法便得受化?佛大慈悲、具足一切智,必能除去我等心中的疑惑。”思及此,正要开口问佛。

佛知众人心中所想,即说道:“种因感果是真实不虚的道理。过去劫中人寿二万岁时,有佛出世,名迦叶如来,十号具足。当时迦叶如来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弘法度众,度化众生毕,即入涅槃。

迦叶如来住世时,有一位国王名叫羯里计,常恭敬供养。迦叶如来入灭,羯里计国王便以种种香木荼毗,再用乳汁洒灭余火,而后将佛舍利收存于四宝瓶中,并选一胜地起建大宝塔供养。舍利塔高一由旬,羯里计国王及人民常于塔寺广作供养。

当时国内有一位长者,拥有巨大财富,眷属众多,生活自在快乐,常于佛塔广兴供养。这位长者与别族的长者为友,之后娶其族之女,共结为姻戚。婚后多年才生下三个孩子。后来长者年迈生病,服药不见起色,身体渐渐赢瘦,不久后便往生。他的三个儿子依礼将其葬于尸林冢间。

三个儿子常思忆父亲生前的训诲,日夜啼泣,想到家中财富甚巨,于是共同商议要用这些财富为父亲修福。其中,长兄是个悭吝之人,一开始听闻要将家中财物用来布施的提议时,心中略有迟疑,但因深具孝心,便同意了,并说道:“布施后,还应将这些财物广为运用,为父亲植福。”二个弟弟也同意,于是兄弟三人即将家中金银等种种财物,持至迦叶如来舍利塔寺作最上供养。

布施供养后,三兄弟同发誓言:“愿以此布施供养所得之果报,于来世能以今成就正等正觉的迦叶如来圣号为姓氏,佛出现世间时,得以值遇,并闻法信解,得证菩提。”发此誓愿后,恭敬礼拜并绕塔后,欢喜而归。因为这样的善业因缘,所以三兄弟今世得以迦叶为姓,并能够值遇佛,出家为沙门,听闻正法,证无学果。

优楼频螺迦叶起初难以受化,是因为他过去世欲行布施时,心中略有迟疑,所以在我示现种种神变后,才得以省悟;那提迦叶、伽耶迦叶易受度化,是因为过去行布施之时心清净,自始至终心都无有迟疑。优楼频螺迦叶及那提、伽耶三人,今生又得再为兄弟,而且以迦叶为姓,并能值遇佛,闻法证道,是迦叶三兄弟过去宿因所感得的善果,汝等应当尽信无疑。”

典故摘自:《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十一》

省思:

佛善观众生宿世因缘,随机引导度化。迦叶三兄弟因过去生广修供养,同心立愿,而感今世值佛闻法、证道之善果。如是因,如是果,佛所言说,真言实语,吾等应当信受、思惟、落实。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从因上积极努力,创造善因、清净的因、成佛的因,将来必能感得善果、清净的果、成佛的殊胜妙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

【佛教词典】软贼

(术语)名闻利养,坏道人之功德者。智度论曰:利养如...

【佛教词典】滥波国

滥波,梵名 Lampāka。又作蓝婆国、览波国、岚婆国、婆...

用心来转境

登山客都有爬山的经验,陡峭的高山,直上很难,必须要...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问: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最难的是了生死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

究竟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化缘回来的路上,涉过一条河,又攀上一座大山,小和尚...

一步之差,千差万别

古希腊有个寓言,一个年轻小伙子练刺杀,面前有一个剑...

「往生」与「枉死」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

崔明晨: 那么法师,刚刚您谈到了,就是说在危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