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2011/08/1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杀生祭祖没有好处的

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供养烧饼的女孩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

带着「我相」怎么去找「无我相」呢

师父,请您慈悲开示什么是无我相吧 你跪着,我怎么讲 ...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佛教词典】相续执持位

【相续执持位】 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

【佛教词典】搏他比丘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有缘事,须举手遮...

【视频】菩提心观释(男声念诵)

菩提心观释(男声念诵)

【视频】宏海法师《莫到老来方修道26-净戒门》

宏海法师《莫到老来方修道26-净戒门》

【视频】妙境法师《变猪还债的故事》

妙境法师《变猪还债的故事》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

住持佛法 律为共学

佛法大要,总为戒定慧三学;法海浩瀚,无出经、律、论...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星云大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

白色的蟑螂

打开孩子的饼干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只蟑螂。 那...

了解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

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

圣严法师: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