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己’?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若人修善,即是护己;若行恶事,则是不护己。’于是起座前往佛陀所在的只园精舍。

波斯匿王至诚顶礼后,请示佛陀:‘世尊!我在静坐中思惟如何是“护己”,如何是“不护己”?我认为修善就是护己,行恶就是不护己,这样的知见是否正确?’佛陀回答:‘没错,确实是如此。若有人以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守护在自己身旁,这也不是真正的护己。为什么呢?因为不是内护。若人能够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善积福,即使没有四兵围绕守护,亦是真正的护己。因为行善能使内心产生正向的力量,此内护力量胜过外在生灭事相的保护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护己。’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若人欲自护,当护身口意,

修行于善法,有惭亦有愧。

不护三业者,邪见及眠睡,

障蔽诸善法,随从于恶魔,

则为自毁伤,是以应自护,

修定及智慧,常念佛所教。’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教诲,皆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云:‘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欲保护自己的法身慧命,唯有从修善断恶、清净身口意三业开始。若能保持正念,不为五欲烦恼所诱惑,这念不生不灭的真心即能彰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忏除业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们就看到连普贤菩萨所示现的这个大菩萨,都是对自己...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没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

15世纪,在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

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

【佛教词典】寄显四相

寓托生、住、异、灭四相,由粗(灭、异、住)至细(生...

【佛教词典】妙音乐天

(天名)辩才天之异名,其妃曰辩才天女,密教以为胎藏...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 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星云大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盘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给你做障碍,...

唯识学怎样判定造业的轻重

这个罪业的轻重,我们也可以从唯识学作一个总结。唯识...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