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2018/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锡杖经》

锡杖是佛门僧侣的用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又称有声杖、禅杖、金锡等。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属所造,或为牙、角造。

锡杖的形状

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杖头有二股六环者(也有说是四环者),是迦叶佛所制。有四股十二环者,是释迦佛所制。装造二股,为令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装造四股,用断四生、念四谛、修四等、入四禅。十二环者:用念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修行十二门禅。又三重四股者: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鋽鑽八,则是用念“八正道” 法。

锡杖的功用

一 、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四分律》云:“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

二、 行乞分卫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有部毗奈耶杂事》谓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时,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

三、 病弱者扶身之用。《四分律》云:“络囊时,老病比丘道行倒地。佛言,老病听捉杖。”

持用“锡杖”的方法,也有一些规定。《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述受锡杖之法,云:“不得不净手捉。入僧房应当脱楼鐏,不得近地。若入白衣舍,应鐏在后。若中前须诣白衣舍,或受中食,种种因缘当三摇。三若不来者乃至五,五若不来者乃至七,七若不来,更至余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亦列举︰持锡杖有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在地上画字等二十五种限制。由此可见其用法之严。

我国古代僧人亦有持锡杖之习惯。《续高僧传》载北齐·僧稠至怀州西王屋山修禅时,闻二虎斗争,其咆哮声响震岩穴,遂以锡杖中止彼等之争。另外,僧侣持锡杖巡游诸方,称为飞锡或巡锡;止住一处称为留锡、驻锡,或挂锡。《景德传灯录》卷八所载有关隐峰禅师于唐·元和年中(公元806~820年)登五台山,路经淮西时,见官贼交锋,胜负难决,师欲解其患,乃掷锡于空中,乃使交战者止戈。此为自古有名的飞锡故事。

三坛大戒正受菩萨戒后,大师父传授锡杖仪,众新戒右手持印触锡杖,寓意获得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问: 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世的我们...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问: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 八难是...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佛像供久了有灰尘该怎么办

第一、准备干净盆,专为浴佛用。 第二、净手将佛像移至...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喝酒有种种过失,是故应当不饮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萨戒,无一不戒酒...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丛林寺院清规大全

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

莲花在佛教中表示什么?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

【佛教词典】离界

【离界】 p1423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离界者:谓离修道所...

【佛教词典】施饿鬼

(行事)阿难尊者夜见饿鬼,名焰口(不空译焰口,实叉...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为什么楞严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讲楞严咒之前,他把楞严咒的一个持诵的方法,跟...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

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

圣严法师《调和主观和客观》

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