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二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

尔时,善财童子入菩萨甚深自在妙音解脱门,修行增进。

往诣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所,见其身在众宝香树楼阁之内妙宝所成师子座上,百万夜神所共围绕。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得一切智?唯愿垂慈,为我宣说!」

夜神言:

「善男子!我于此娑婆世界,日光已没,莲华覆合,诸人众等罢游观时,见其一切若山、若水、若城、若野,如是等处种种众生,咸悉发心欲还所住;我皆密护,令得正道,达其处所,宿夜安乐。

「善男子!若有众生,盛年好色,憍慢放逸,五欲自恣。我为示现老、病、死相,令生恐怖,舍离诸恶。复为称叹种种善根,使其修习:为悭吝者,赞叹布施;为破戒者,称扬净戒;有瞋恚者,教住大慈;怀恼害者,令行忍辱;若懈怠者,令起精进;若散乱者,令修禅定;住恶慧者,令学般若;乐小乘者,令住大乘;乐着三界诸趣中者,令住菩萨愿波罗蜜;若有众生,福智微劣,为诸结业之所逼迫多留碍者,令住菩萨力波罗蜜;若有众生,其心闇昧,无有智慧,令住菩萨智波罗蜜。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

善财言:「大圣!此解脱门境界云何?」

夜神言:

「善男子!入此解脱,能知如来普摄众生巧方便智。云何普摄?善男子!一切众生所受诸乐,皆是如来威德力故,顺如来教故,行如来语故,学如来行故,得如来所护力故,修如来所印道故,种如来所行善故,依如来所说法故,如来智慧日光之所照故,如来性净业力之所摄故。云何知然?善男子!我入此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忆念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往昔所修菩萨行海,悉皆明见。

「善男子!世尊往昔为菩萨时,见一切众生,着我、我所,住无明闇室,入诸见稠林,为贪爱所缚、忿怒所坏、愚痴所乱、悭嫉所缠,生死轮回,贫穷困苦,不得值遇诸佛菩萨。见如是已,起大悲心利益众生。所谓:起愿得一切妙宝资具摄众生心;愿一切众生,皆悉具足资生之物无所乏心,于一切众事离执着心,于一切境界无贪染心,于一切所有无悭吝心,于一切果报无希望心,于一切荣好无羡慕心,于一切因缘无迷惑心;起观察真实法性心;起救护一切众生心;起深入一切法漩澓心;起于一切众生住平等大慈心;起于一切众生行方便大悲心;起为大法盖普覆众生心;起以大智金刚杵破一切众生烦恼障山心;起令一切众生增长喜乐心;起愿一切众生究竟安乐心;起随众生所欲雨一切财宝心;起以平等方便成熟一切众生心;起令一切众生满足圣财心;起愿一切众生究竟皆得十力智果心。

「起如是心已,得菩萨力,现大神变;遍法界、虚空界,于一切众生前,普雨一切资生之物,随其所欲悉满其意皆令欢喜,不悔不吝,无间无断。以是方便,普摄众生,教化成熟,皆令得出生死苦难,不求其报;净治一切众生心宝,令其生起一切诸佛同一善根,增一切智福德大海。

「菩萨如是念念成熟一切众生,念念严净一切佛刹,念念普入一切法界,念念悉皆遍虚空界,念念普入一切三世,念念成就调伏一切诸众生智,念念恒转一切法轮,念念恒以一切智道利益众生,念念普于一切世界种种差别诸众生前尽未来劫现一切佛成等正觉,念念普于一切世界、一切诸劫修菩萨行不生二想。所谓:普入一切广大世界海一切世界种中,种种际畔诸世界,种种庄严诸世界,种种体性诸世界,种种形状诸世界,种种分布诸世界,或有世界秽而兼净,或有世界净而兼秽,或有世界一向杂秽,或有世界一向清净,或小或大,或麁或细,或正或侧,或覆或仰;如是一切诸世界中,念念修行诸菩萨行,入菩萨位,现菩萨力,亦现三世一切佛身,随众生心普使知见。

「善男子!毗卢遮那如来,于过去世,如是修行菩萨行时,见诸众生——不修功德,无有智慧,着我、我所,无明翳障,不正思惟,入诸邪见,不识因果,顺烦恼业,堕于生死险难深坑,具受种种无量诸苦。——起大悲心,具修一切波罗蜜行,为诸众生称扬赞叹坚固善根,令其安住远离生死、贫穷之苦,勤修福智助道之法;为说种种诸因果门,为说业报不相违反,为说于法证入之处,为说一切众生欲解,及说一切受生国土,令其不断一切佛种,令其守护一切佛教,令其舍离一切诸恶;又为称赞趣一切智助道之法,令诸众生心生欢喜,令行法施普摄一切,令其发起一切智行,令其修学诸大菩萨波罗蜜道,令其增长成一切智诸善根海,令其满足一切圣财,令其得入佛自在门,令其摄取无量方便,令其观见如来威德,令其安住菩萨智慧。」

善财童子言:「圣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夜神言:

「善男子!此处难信、难知、难解、难入、难说,一切世间及以二乘皆不能知。唯除诸佛神力所护,善友所摄,集胜功德,欲乐清净,无下劣心,无杂染心,无谄曲心,得普照耀智光明心,发普饶益诸众生心、一切烦恼及以众魔无能坏心,起必成就一切智心,不乐一切生死乐心,能求一切诸佛妙乐,能灭一切众生苦恼,能修一切佛功德海,能观一切诸法实性,能具一切清净信解,能超一切生死暴流,能入一切如来智海,能决定到无上法城,能勇勐入如来境界,能速疾趣诸佛地位,能即成就一切智力,能于十力已得究竟;如是之人,于此能持、能入、能了。何以故?此是如来智慧境界,一切菩萨尚不能知,况余众生!然我今者,以佛威力,欲令调顺可化众生意速清净,欲令修习善根众生心得自在,随汝所问,为汝宣说。」

尔时,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欲重明其义,观察三世如来境界而说颂言:

「佛子汝所问,  甚深佛境界,
 难思刹尘劫,  说之不可尽。
 非是贪恚痴,  憍慢惑所覆,
 如是众生等,  能知佛妙法。
 非是住悭嫉,  谄诳诸浊意,
 烦恼业所覆,  能知佛境界。
 非着蕴界处,  及计于有身,
 见倒想倒人,  能知佛所觉。
 佛境界寂静,  性净离分别,
 非着诸有者,  能知此法性。
 生于诸佛家,  为佛所守护,
 持佛法藏者,  智眼之境界。
 亲近善知识,  爱乐白净法,
 勤求诸佛力,  闻此法欢喜。
 心净无分别,  犹如大虚空,
 慧灯破诸闇,  是彼之境界。
 以大慈悲意,  普覆诸世间,
 一切皆平等,  是彼之境界。
 欢喜心无着,  一切皆能舍,
 平等施众生,  是彼之境界。
 心净离诸恶,  究竟无所悔,
 顺行诸佛教,  是彼之境界。
 了知法自性,  及以诸业种,
 其心无动乱,  是彼之境界。
 勇勐勤精进,  安住心不退,
 勤修一切智,  是彼之境界。
 其心寂静住三昧,  究竟清凉无热恼,
 已修一切智海因,  此证悟者之解脱。
 善知一切真实相,  深入无边法界门,
 普度群生靡有余,  此慧灯者之解脱。
 了达众生真实性,  不着一切诸有海,
 如影普现心水中,  此正道者之解脱。
 从于一切三世佛,  方便愿种而出生,
 尽诸劫刹勤修行,  此普贤者之解脱。
 普入一切法界门,  悉见十方诸刹海,
 亦见其中劫成坏,  而心毕竟无分别。
 法界所有微尘中,  悉见如来坐道树,
 成就菩提化群品,  此无碍眼之解脱。
 汝于无量大劫海,  亲近供养善知识,
 为利群生求正法,  闻已忆念无遗忘。
 毗卢遮那广大境,  无量无边不可思,
 我承佛力为汝说,  令汝深心转清净。

「善男子!乃往古世,过世界海微尘数劫,有世界海,名:普光明真金摩尼山;其世界海中,有佛出现,名:普照法界智慧山寂静威德王。善男子!其佛往修菩萨行时,净彼世界海。其世界海中,有世界微尘数世界种;一一世界种,有世界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皆有如来出兴于世;一一如来,说世界海微尘数修多罗;一一修多罗,授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记,现种种神力,说种种法门,度无量众生。

「善男子!彼普光明真金摩尼山世界海中,有世界种,名:普庄严幢。此世界种中,有世界,名:一切宝色普光明,以现一切化佛影摩尼王为体,形如天城;以现一切如来道场影像摩尼王为其下际,住一切宝华海上,净秽相杂。此世界中,有须弥山微尘数四天下,有一四天下最处其中,名:一切宝山幢。其四天下,一一纵广十万由旬,一一各有一万大城。其阎浮提中,有一王都,名:坚固妙宝庄严云灯,一万大城周匝围绕。阎浮提人寿万岁时,其中有王,名:一切法音圆满盖,有五百大臣、六万采女、七百王子;其诸王子皆端正勇健,有大威力。尔时,彼王威德普被阎浮提内,无有怨敌。

「时,彼世界劫欲尽时,有五浊起。一切人众,寿命短促,资财乏少,形色鄙陋,多苦少乐,不修十善,专作恶业,更相忿诤,互相毁辱,离他眷属,妒他荣好,任情起见,非法贪求。以是因缘,风雨不时,苗稼不登,园林、草树一切枯藁,人民匮乏,多诸疫病,驰走四方,靡所依怙,咸来共绕王都大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四面周匝高声大呼;或举其手,或合其掌,或以头扣地,或以手搥胸,或屈膝长号,或踊身大叫;头发蓬乱,衣裳弊恶,皮肤皴裂,面目无光,而向王言:『大王!大王!我等今者,贫穷孤露,饥渴寒冻,疾病衰羸,众苦所逼,命将不久,无依无救,无所控告。我等今者来归大王,我观大王仁慈智慧,于大王所生得安乐想、得所爱想、得活命想、得摄受想、得宝藏想、遇津梁想、逢道路想、值船筏想、见宝洲想、获财利想、昇天宫想。』

「尔时,大王闻此语已,得百万阿僧祇大悲门,一心思惟,发十种大悲语。其十者何?所谓:『哀哉众生!堕于无底生死大坑;我当云何而速勉济,令其得住一切智地?哀哉众生!为诸烦恼之所逼迫;我当云何而作救护,令其安住一切善业?哀哉众生!生老病死之所恐怖;我当云何为作归依,令其永得身心安隐?哀哉众生!常为世间众怖所逼;我当云何而为祐助,令其得住一切智道?哀哉众生!无有智眼,常为身见疑惑所覆;我当云何为作方便,令其得决疑见翳膜?哀哉众生!常为痴闇之所迷惑;我当云何为作明炬,令其照见一切智城?哀哉众生!常为悭嫉谄诳所浊;我当云何而为开晓,令其证得清净法身?哀哉众生!长时漂没生死大海;我当云何而普运度,令其得上菩提彼岸?哀哉众生!诸根刚彊,难可调伏;我当云何而为调御,令其具足诸佛神力?哀哉众生!犹如盲瞽,不见道路;我当云何而为引导,令其得入一切智门?』

「作是语已,击鼓宣令:『我今普施一切众生,随有所须悉令充足。』即时颁下阎浮提内大小诸城及诸聚落,悉开库藏,出种种物,置四衢道。所谓:金、银、瑠璃、摩尼等宝;衣服、饮食、华香、璎珞、宫殿、屋宅、床榻、敷具;建大光明摩尼宝幢,其光触身,悉使安隐;亦施一切病缘汤药;种种宝器盛众杂宝,金刚器中盛种种香,宝香器中盛种种衣;辇舆、车乘、幢幡、缯盖。如是一切资生之物,悉开库藏而以给施。亦施一切村营、城邑、山泽、林薮、妻子、眷属及以王位,头、目、耳、鼻、脣、舌、牙、齿、手、足、皮、肉、心、肾、肝、肺,内外所有,悉皆能舍。

「其坚固妙宝庄严云灯城,东面有门,名:摩尼山光明。于其门外,有施会处。其地广博,清净平坦,无诸坑坎、荆棘、沙砾,一切皆以妙宝所成,散众宝华,熏诸妙香,然诸宝灯,一切香云充满虚空,无量宝树次第行列,无量华网、无量香网弥覆其上,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音乐器恒出妙音。如是一切,皆以妙宝而为庄严,悉是菩萨净业果报。

「于彼会中,置师子座,十宝为地,十宝栏楯,十种宝树周匝围绕,金刚宝轮以承其下,以一切宝为龙神像而共捧持,种种宝物以为严饰,幢幡间列,众网覆上,无量宝香常出香云,种种宝衣处处分布,百千种乐恒奏美音。复于其上张施宝盖,常放无量宝焰光明,如阎浮金炽然清净;覆以宝网,垂诸璎珞,摩尼宝带周回间列,种种宝铃恒出妙音,劝诸众生修行善业。时,彼大王处师子座,形容端正,人相具足,光明妙宝以为其冠,那罗延身不可沮坏,一一肢分悉皆圆满,性普贤善,王种中生,于财及法悉得自在,辩才无碍,智慧明达,以政治国,无违命者。

「尔时,阎浮提无量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众生——种种国土、种种族类、种种形貌、种种衣服、种种言辞、种种欲乐,俱来此会,观察彼王,咸言:『此王是大智人、是福须弥、是功德月,住菩萨愿,行广大施。』时,王见彼诸来乞者,生悲愍心,生欢喜心,生尊重心,生善友心,生广大心,生相续心,生精进心,生不退心,生舍施心,生周遍心。

「善男子!尔时,彼王见诸乞者,心大欢喜经须臾顷;假使忉利天王、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尽百千亿那由他劫所受快乐,亦不能及。善化天王于无数劫所受快乐,自在天王于无量劫所受快乐,大梵天王于无边劫所受梵乐,光音天王于难思劫所受天乐,遍净天王于无尽劫所受天乐,净居天王不可说劫住寂静乐,悉不能及。

「善男子!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难,父母、妻息、兄弟、姊妹竝皆散失,忽于旷野道路之间而相值遇,瞻奉抚对,情无厌足。时,彼大王见来求者,心生欢喜,亦复如是。

「善男子!其王尔时,因善知识,于佛菩提,解欲增长,诸根成就,信心清净,欢喜圆满。何以故?此菩萨勤修诸行,求一切智,愿得利益一切众生,愿获菩提无量妙乐,舍离一切诸不善心,常乐积集一切善根,常愿救护一切众生,常乐观察萨婆若道,常乐修行一切智法,满足一切众生所愿,入一切佛功德大海,破一切魔业惑障山,随顺一切如来教行,行一切智无障碍道,已能深入一切智流,一切法流常现在前,大愿无尽,为大丈夫,住大人法,积集一切普门善藏,离一切着,不染一切世间境界,知诸法性犹如虚空。

「于来乞者,生一子想,生父母想,生福田想,生难得想,生恩益想,生坚固想、师想、佛想。不拣方处,不择族类,不选形貌,随有来至,如其所欲,以大慈心,平等无碍,一切普施,皆令满足:求饮食者,施与饮食;求衣服者,施与衣服;求香华者,施与香华;求鬘盖者,施与鬘盖;幢幡、璎珞、宫殿、园苑、象马、车乘、床座、被褥、金、银、摩尼、诸珍宝物、一切库藏,及诸眷属、城邑、聚落,皆悉如是普施众生。

「时,此会中有长者女,名:宝光明,与六十童女俱,端正姝妙,人所喜见,皮肤金色,目发绀青,身出妙香;口演梵音,上妙宝衣以为庄严,常怀惭愧,正念不乱,具足威仪,恭敬师长,常念顺行、甚深妙行,所闻之法忆持不忘,宿世善根流润其心,清净广大犹如虚空,等安众生,常见诸佛,求一切智。

「时,宝光明女去王不远,合掌顶礼,作如是念:『我获善利!我获善利!我今得见大善知识。』于彼王所,生大师想、善知识想、具慈悲想、能摄受想。其心正直,生大欢喜,脱身璎珞,持奉彼王,作是愿言:『今此大王为无量无边无明众生作所依处,愿我未来亦复如是。如彼大王所知之法、所载之乘、所修之道、所具色相、所有财产、所摄众会,无边无尽,难胜难坏,愿我未来悉得如是。随所生处,皆随往生。』

「尔时,大王知此童女发如是心,而告之言:『童女!随汝所欲,我皆与汝。我今所有,一切皆舍;令诸众生,普得满足。』

「时,宝光明女,信心清净,生大欢喜,即以偈颂而赞王言:

「『往昔此城邑,  大王未出时,
  一切不可乐,  犹如饿鬼处。
  众生相杀害,  窃盗纵淫佚,
  两舌不实语,  无义麁恶言,
  贪爱他财物,  瞋恚怀毒心,
  邪见不善行,  命终堕恶道。
  以是等众生,  愚痴所覆蔽,
  住于颠倒见,  天旱不降泽。
  以无时雨故,  百穀悉不生,
  草木皆枯藁,  泉流亦乾竭。
  大王未兴世,  津池悉枯涸,
  园苑多骸骨,  望之如旷野。
  大王昇宝位,  广济诸群生,
  油云被八方,  普雨皆充洽。
  大王临庶品,  普断诸暴虐,
  刑狱皆止措,  惸独悉安隐。
  往昔诸众生,  各各相残害,
  饮血而噉肉,  今悉起慈心。
  往昔诸众生,  贫穷少衣服,
  以草自遮蔽,  饥羸如饿鬼。
  大王既兴世,  秔米自然生,
  树中出妙衣,  男女皆严饰。
  昔日竞微利,  非法相陵夺;
  今时竝丰足,  如游帝释园。
  昔时人作恶,  非分生贪染,
  他妻及童女,  种种相侵逼。
  今见他妇人,  端正妙严饰,
  而心无染着,  犹如知足天。
  昔日诸众生,  妄言不真实,
  非法无利益,  谄曲取人意。
  今日群生类,  悉离诸恶言,
  其心既柔软,  发语亦调顺。
  昔日诸众生,  种种行邪法,
  合掌恭敬礼,  牛羊犬豚类。
  今闻王正法,  悟解除邪见,
  了知苦乐报,  悉从因缘起。
  大王演妙音,  闻者皆欣乐;
  梵释音声等,  一切无能及。
  大王众宝盖,  逈处虚空中,
  擎以瑠璃干,  覆以摩尼网。
  金铃自然出,  如来和雅音,
  宣扬微妙法,  除灭众生惑。
  次复广演说,  十方诸佛刹,
  一切诸劫中,  如来并眷属。
  又复次第说,  过去十方刹,
  及彼国土中,  一切诸如来。
  又出微妙音,  普遍阎浮界,
  广说人天等,  种种业差别。
  众生听闻已,  自知诸业藏,
  离恶勤修行,  回向佛菩提。
  王父净光明,  王母莲华光,
  五浊出现时,  处位治天下。
  时有广大园,  园有五百池,
  一一千树绕,  各各华弥覆。
  于其池岸上,  建立千柱堂,
  栏楯等庄严,  一切无不备。
  末世恶法起,  积年不降雨,
  池流悉乾竭,  草树皆枯藁。
  王生七日前,  先现灵瑞相;
  见者咸心念:  救世今当出。
  尔时于中夜,  大地六种动;
  有一宝华池,  光明犹日现。
  五百诸池内,  功德水充满,
  枯树悉生枝,  华叶皆荣茂。
  池水既盈满,  流演一切处,
  普及阎浮地,  靡不皆霑洽。
  药草及诸树,  百穀苗稼等,
  枝叶华果实,  一切皆繁盛。
  沟坑及堆阜,  种种高下处,
  如是一切地,  莫不皆平坦。
  荆棘沙砾等,  所有诸杂秽,
  皆于一念中,  变成众宝玉。
  众生见是已,  欢喜而赞叹,
  咸言得善利,  如渴饮美水。
  时彼光明王,  眷属无量众,
  佥然备法驾,  游观诸园苑。
  五百诸池内,  有池名庆喜,
  池上有法堂,  父王于此住。
  先王语夫人:  我念七夜前,
  中宵地震动,  此中有光现。
  时彼华池内,  千叶莲华出,
  光如千日照,  上彻须弥顶。
  金刚以为茎,  阎浮金为台,
  众宝为华叶,  妙香作须蘂。
  王生彼华上,  端身结跏坐,
  相好以庄严,  天神所恭敬。
  先王大欢喜,  入池自抚掬,
  持以授夫人:  汝子应欣庆。
  宝藏皆涌出,  宝树生妙衣,
  天乐奏美声,  充满虚空中。
  一切诸众生,  皆生大欢喜,
  合掌称希有:  善哉救护世!
  王时放身光,  普照于一切,
  能令四天下,  闇尽病除灭。
  夜叉毗舍阇,  毒虫诸恶兽,
  所欲害人者,  一切自藏匿。
  恶名失善利,  横事病所持,
  如是众苦灭,  一切皆欢喜。
  凡是众生类,  相视如父母,
  离恶起慈心,  专求一切智。
  关闭诸恶趣,  开示人天路,
  宣扬萨婆若,  度脱诸群生。
  我等见大王,  普获于善利,
  无归无导者,  一切悉安乐。』

「尔时,宝光明童女,以偈赞叹一切法音圆满盖王已,绕无量匝,合掌顶礼,曲躬恭敬,却住一面。时,彼大王告童女言:『善哉!童女!汝能信知他人功德,是为希有。童女!一切众生,不能信知他人功德。童女!一切众生,不知报恩,无有智慧,其心浊乱,性不明了,本无志力,又退修行;如是之人,不信不知菩萨如来所有功德神通智慧。童女!汝今决定求趣菩提,能知菩萨如是功德。汝今生此阎浮提中,发勇勐心,普摄众生,功不唐捐,亦当成就如是功德。』王赞女已,以无价宝衣,手自授与宝光童女并其眷属,一一告言:『汝着此衣。』时,诸童女双膝着地,两手承捧,置于顶上,然后而着;既着衣已,右绕于王,诸宝衣中普出一切星宿光明。众人见之,咸作是言:『此诸女等,皆悉端正,如净夜天星宿庄严。』

「善男子!尔时一切法音圆满盖王者,岂异人乎?今毗卢遮那如来、应、正等觉是也。光明王者,净饭王是。莲华光夫人者,摩耶夫人是。宝光童女者,即我身是。其王尔时以四摄法所摄众生,即此会中一切菩萨是,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或住初地乃至十地,具种种大愿,集种种助道,修种种妙行,备种种庄严,得种种神通,住种种解脱,于此会中处于种种妙法宫殿。」

尔时,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为善财童子,欲重宣此解脱义而说颂言:

「我有广大眼,  普见于十方,
 一切刹海中,  五趣轮回者。
 亦见彼诸佛,  菩提树下坐,
 神通遍十方,  说法度众生。
 我有清净耳,  普闻一切声,
 亦闻佛说法,  欢喜而信受。
 我有他心智,  无二无所碍,
 能于一念中,  悉了诸心海。
 我得宿命智,  能知一切劫,
 自身及他人,  分别悉明了。
 我于一念知,  刹海微尘劫,
 诸佛及菩萨,  五道众生类。
 忆知彼诸佛,  始发菩提愿,
 乃至修诸行,  一一悉圆满。
 亦知彼诸佛,  成就菩提道,
 以种种方便,  为众转法轮。
 亦知彼诸佛,  所有诸乘海,
 正法住久近,  众生度多少。
 我于无量劫,  修习此法门;
 我今为汝说,  佛子汝应学。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亲近供养一切诸佛,入一切智大愿海,满一切佛诸愿海;得勇勐智,于一菩萨地,普入一切菩萨地海;得清净愿,于一菩萨行,普入一切菩萨行海;得自在力,于一菩萨解脱门,普入一切菩萨解脱门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道场中,有一夜神,名: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汝诣彼问:菩萨云何教化众生,令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严净一切佛刹?云何承事一切如来?云何修行一切佛法?」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二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下篇:佛说兜沙经

0:00 / 0:00
《华严经》慧平法师01
《华严经》慧平法师02
《华严经》慧平法师03
《华严经》慧平法师04
《华严经》慧平法师05
《华严经》慧平法师06
《华严经》慧平法师07
《华严经》慧平法师08
《华严经》慧平法师09
《华严经》慧平法师10
《华严经》慧平法师11
《华严经》慧平法师12
《华严经》慧平法师13
《华严经》慧平法师14
《华严经》慧平法师15
《华严经》慧平法师16
《华严经》慧平法师17
《华严经》慧平法师18
《华严经》慧平法师19
《华严经》慧平法师20
《华严经》慧平法师21
《华严经》慧平法师22
《华严经》慧平法师23
《华严经》慧平法师24
《华严经》慧平法师25
《华严经》慧平法师26
《华严经》慧平法师27
《华严经》慧平法师28
《华严经》慧平法师29
《华严经》慧平法师30
《华严经》慧平法师31
《华严经》慧平法师32
《华严经》慧平法师33
《华严经》慧平法师34
《华严经》慧平法师35
《华严经》慧平法师36
《华严经》慧平法师37
《华严经》慧平法师38
《华严经》慧平法师39
《华严经》慧平法师40
《华严经》慧平法师41
《华严经》慧平法师42
《华严经》慧平法师43
《华严经》慧平法师44
《华严经》慧平法师45
《华严经》慧平法师46
《华严经》慧平法师47
《华严经》慧平法师48
《华严经》慧平法师49
《华严经》慧平法师50
《华严经》慧平法师51
《华严经》慧平法师52
《华严经》慧平法师53
《华严经》慧平法师54
《华严经》慧平法师55
《华严经》慧平法师56
《华严经》慧平法师57
《华严经》慧平法师58
《华严经》慧平法师59
《华严经》慧平法师60
《华严经》慧平法师61
《华严经》慧平法师62
《华严经》慧平法师63
《华严经》慧平法师64
《华严经》慧平法师65
《华严经》慧平法师66
《华严经》慧平法师67
《华严经》慧平法师68
《华严经》慧平法师69
《华严经》慧平法师70
《华严经》慧平法师71
《华严经》慧平法师72
《华严经》慧平法师73
《华严经》慧平法师74
《华严经》慧平法师75
《华严经》慧平法师76
《华严经》慧平法师77
《华严经》慧平法师78
《华严经》慧平法师79
《华严经》慧平法师80
《华严经》慧平法师81
华严普贤行愿忏1
华严普贤行愿忏2
华严普贤行愿忏1
华严普贤行愿忏2
天宁寺-华严经_起梵腔
天宁寺-华严经_宝鼎赞疏文
天宁寺-华严经_举赞
华严发愿文
华严经净行品(旃檀居士)
华严经第0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8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81卷(印能法师)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华严部目录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华严经善财童子参观自在菩萨章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

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

佛说菩萨十住经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东晋三藏祇多蜜译 佛说菩萨戒十二...

佛说鹿母经

佛说鹿母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序 盖闻愿生净土者。必先净其心。其心净则其...

受菩萨戒仪

受菩萨戒仪 南岳沙门释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卷第一 观无畏尊者集(总二千六百八十四颂)...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复于诸苦趣也。指乐邦令...

地藏菩萨对一切众生救度的最善巧方法

在地藏经《称佛名号品》里面,地藏菩萨利益众生,说个...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

【佛学漫画】这个世界为何称为苦海

这个世界为何称为苦海...

惟贤长老:宗教与封建迷信之区别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区别。 一、产生的...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

俗语说: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此是从小事上可反映...

集体皈依的仙人

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