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六十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十方菩萨品之二
佛言:「菩萨坐禅数息不得定意、得定意不久,但坐不断本罪故使禅不安。」
菩萨自言:「我何因缘本罪不断?」
佛言:「用菩萨坐不校计断生死,故令本罪不断。」
佛言:「欲断本罪者,当断当来生死意,当灭本罪生死意。」
诸菩萨问佛言:「何等当断当来生死意、当灭本罪生死意?」
佛言:「心所动为本罪转得因缘,为当来生死罪。要当断当来生死乃应菩萨。」
诸菩萨皆稽首言:「愿佛当复为我解当来生死罪。」
佛告诸菩萨:「心所动得因缘合,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菩萨意所动得因缘,不能远意,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菩萨为本识动,复欲识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转入眼,菩萨眼所见好色为本,好色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眼所见中色为本,中色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眼所见恶色为本,恶色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转入耳,菩萨耳所闻好声为本,好声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耳所闻中声为本,中声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耳所闻恶声为本,恶声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转入鼻,菩萨鼻所闻好香为本,好香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鼻所闻中香为本,中香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鼻所闻恶臭为本,恶臭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转入口,菩萨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为本,美味好语言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为本,中味中语言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为本,恶味恶语言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为本,细软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身所得中细软为本,中细软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为本,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动欲分别中有盛百八生死,菩萨要当断是盛百八生死。」
佛言:「菩萨要当断是乃应菩萨,不断者不应为菩萨,如是尚未解。」
诸菩萨报佛言:「我已解因缘。」
诸菩萨言:「我闻佛所说,我一切不堕罪中。」
佛问诸菩萨:「汝宁见菩萨髠头剔须作沙门者不?」
诸菩萨言:「然见作沙门。」
佛问诸菩萨:「沙门当髠头剔须时,沙门头须了尽[歹*斯]不?」
诸菩萨言:「尽[歹*斯]。」
佛言:「当尽[歹*斯]时,沙门宁愿复欲使头须生不?」
诸菩萨言:「沙门不愿使生。」
佛问诸菩萨:「头须发何以故复生?」
诸菩萨言:「自然生,沙门亦不使生。」
佛言:「沙门头须发生,宁能自知日长几分?」
诸菩萨报佛言:「沙门头须发生,不能自知日长几分?」
佛言:「菩萨不能自觉微微盛百八罪行,譬如沙门自有头发生不知日长几分;如是菩萨罪坐不能自知,言我无罪者云何?」佛问诸菩萨:「宁有是不?」诸菩萨即稽首惭受行。
诸菩萨报佛言:「愿佛当复为我解。」
佛言:「菩萨不可自怙言我无罪、罪灭。」佛言:「要校计百八本罪灭不灭。」
菩萨问佛:「何等为百八本罪灭不灭?」
佛言:「菩萨心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意,意生转复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识,识生转复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眼所见中色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眼所见恶色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耳所闻中声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耳所闻恶声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鼻所闻中香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鼻所闻恶臭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口所得中味中语言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口所得恶味恶语言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身所得中细软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生转便灭,灭中有百八后世当复生受不灭。」
菩萨言:「我何以故罪生复灭?何以故我了不见?」
佛问诸菩萨:「汝曹心宁转不?」
诸菩萨报佛言:「我心转生,设我心不转生,亦不能与佛共语。」
佛问诸菩萨言:「若心生时宁还自觉心生不?」
诸菩萨言:「我但识见因缘时,不觉初起生时。」
佛言:「如汝所说,尚不能知心初生时,何能无罪?」佛说如是,诸菩萨皆惭稽首受行。
诸菩萨报佛言:「为我解微太促,愿佛更复为我解。」
佛问诸菩萨言:「汝曹生以来,宁能觉身中温热有几所火?觉身中寒有几所风?合身中有几所水?」
诸菩萨言:「我不能还自具分别知多少?」
佛言:「若不知多少,宁知寒热为水火不?」
诸菩萨报佛言:「我知寒热有水火。」
佛言:「汝尚知寒热水火,何以故不知多少?」
诸菩萨言:「我但能觉寒热,不能知多少?」
佛言:「菩萨不自觉心生正受罪百八罪多少,譬如不觉寒热水火不知火生以来多少。菩萨不自知心转生以来多少。如是菩萨但能觉枝不能觉根,如是菩萨罪入空中尚未解。」
诸菩萨皆稽首问佛:「愿更为我解罪入空中。」
佛言:「菩萨有百八罪,入空中不可见。何等为百八罪?若菩萨心有所念,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心生灭。譬如人语有声不可见,要为有声在空中但不可见。
「转入意,意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转入识,识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眼所见中色,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眼所见恶色,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耳所闻中声,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耳所闻恶声,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鼻所闻中香,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鼻所闻恶臭,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口所得中味中语言,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口所得恶味恶语言,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身所得中细软,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生空中复灭空中,中有百八罪不可见。」
佛告诸菩萨:「若不见罪生空中,亦不见灭空中,如是诸菩萨尚未应解。」
诸菩萨言:「如是我为觉知解。」
佛问诸菩萨:「若何因缘觉,诸菩萨何以故不常坐禅?何以故复飞行到十方佛所?」
菩萨言:「用我有本愿故,不得不行耳。」
佛言:「如若有本愿到十方佛所,何因缘坐禅弃罪?设令汝坐禅弃罪,本愿当灭。」
诸菩萨言:「我坐禅但灭当来罪耳,我未灭本愿罪。」
佛问诸菩萨:「若曹从无数劫以来所作过去生死罪当灭不?」
诸菩萨言:「我当灭过去无数劫本罪。」
佛言:「若尚能灭无数劫本罪,何以故独不灭本愿罪?」
诸菩萨言:「佛问我是,我不能卒解。」
佛言:「如是若曹为未解,何以故言我解?」诸菩萨皆稽首惭受行。
诸菩萨报佛言:「佛虽为我解,我尚未解。愿佛当复为我解,当复何等行?」
佛言:「诸菩萨行道无数劫以来,意生死本意。譬如菓实种着土中生大树,已成大树,树上生百种亿亿枝,枝生亿亿万叶,枝枝生亿亿万实,一实者当复转生一树。菩萨坐禅弃我本罪,譬如取树叶一一灭之,取实一一灭之,便不复种生;取枝一一灭之,如是叶实枝灭尽了[歹*斯]但有根。根者为譬,如本愿一意所起本罪意,譬如树根枝叶生当复灭之,不灭者当长养,实复生灭者不复生。菩萨守意,譬如守树根,不得使树枝叶实生,生为增当来罪,灭者为不增当来罪,为灭本罪。如是菩萨本罪未尽者,常当念百八不舍尽。」
诸菩萨稽首言:「愿佛为我解我不解。」
佛言:「不舍尽心有所念,生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意,意生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识,识生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眼所见中色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眼所见恶色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耳所闻中声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耳所闻恶声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鼻所闻中香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鼻所闻恶臭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口所得中味中语言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口所得恶味恶语言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身所得中细软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念还尽,百八便尽,是为不舍尽。如是菩萨不舍尽,便入百八净。」佛说如是,诸菩萨皆欢喜稽首受行。
诸菩萨复稽首问佛言:「为何等为百八净?」
佛言:「若有菩萨心起生出念,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意,意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识,识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眼所见中色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眼所见恶色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耳所闻中声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耳所闻恶声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鼻所得中香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鼻所闻恶臭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口所得中味中语言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口所得恶味恶语言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身所得中细软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生出,即还入灭为入净,为灭百八不舍净。菩萨行如是不舍净,便能精还百八应戒。」佛说如是,诸菩萨皆欢喜受行。
诸菩萨复稽首问佛言:「何等精还百八应戒?」
佛言:「诸菩萨行道心起,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意,意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识,识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眼所见中色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眼所见恶色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耳所闻中声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耳所闻恶声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鼻所闻中香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鼻所闻恶臭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口所得中味中语言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口所得恶味恶语言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身所得中细软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生,即精还灭百八,为还应戒。」佛说如是,诸菩萨皆欢喜受行。
佛言:「诸菩萨以精还应戒便进行入道。」
诸菩萨问佛言:「何等为精还戒便进行入道?」
佛言:「菩萨心有所念从心尽力,尽所念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意,意有所念从意尽力,尽所念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识,识有所识从识尽力,尽所识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从好色尽力,尽好色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眼所见中色,从中色尽力,尽中色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眼所见恶色,从恶色尽力,尽恶色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从好声尽力,尽好声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耳所闻中声,从中声尽力,尽中声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耳所闻恶声,从恶声尽力,尽恶声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从好香尽力,尽好香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鼻所闻中香,从中香尽力,尽中香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鼻所闻恶臭,从恶臭尽力,尽恶臭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从美味好语言尽力,尽美味好语言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从中味中语言尽力,尽中味中语言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从恶味恶语言尽力,尽恶味恶语言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从好细濡可身尽力,尽好细软可身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身所得中细软,从中细软尽力,尽中细软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从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尽力,尽恶麁坚苦痛不可身灭百八,是为进行入道。」
佛言:「进行入道便能忍持行戒。」
诸菩萨问佛言:「何等为忍持行戒?」
佛言:「菩萨已能当能忍持戒不离戒,如是乃应菩萨行。菩萨心动当忍百八不得令转,是为忍心忍行戒。
「转入意,意有所念,当从意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行戒。
「转入识,识有所识,当从识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识忍行戒。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从好色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好色忍行戒;眼所见中色,从中色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中色忍行戒;眼所见恶色,从恶色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恶色忍行戒。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从好声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好声忍行戒;耳所闻中声,从中声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中声忍行戒;耳所闻恶声,从恶声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恶声忍行戒。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从好香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好香忍行戒;鼻所闻中香,从中香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中香忍行戒;鼻所闻恶臭,从恶臭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恶臭忍行戒。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美味好语言忍行戒;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从中味中语言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中味中语言忍行戒;口所得恶味恶语言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恶味恶语言忍行戒。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从好细软可身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好细软可身忍行戒;身所得中细软,从中细软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忍中细软忍行戒;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从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当忍不得令转,百八便不得行,是为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忍行戒。」
佛言:「是为菩萨十校计。」
佛言:「菩萨复有十校计。」
诸菩萨稽首问佛:「何等为十校计?」
佛言:「菩萨当能耐辱,能耐辱便入道。」
诸菩萨问佛:「何等为耐辱入道?」
佛言:「菩萨心有所念,当辱心不得令念,便辱百八罪不得胜,是为辱心入道。
「转入意,意有所念,当辱意不得令念,便辱百八罪不得胜,是为辱意入道。
「转入识,识有所念,当辱识不得令念,便辱百八罪不得胜,是为辱识入道。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当辱好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好色入道;眼所见中色,当辱中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中色入道;眼所见恶色,当辱恶色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恶色入道。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当辱好声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好声入道;耳所闻中声,当辱中声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中声入道;耳所闻恶声,当辱恶声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恶声入道。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当辱好香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好香入道;鼻所闻中香,当辱中香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中香入道;鼻所闻恶臭,当辱恶臭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恶臭入道。
「转入口,口所得美味好语言,当辱美味好语言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美味好语言入道;口所得中味中语言,当辱中味中语言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中味中语言入道;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恶味恶语言入道。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当辱好细软可身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细软可身入道;身所得中细软,当辱中细软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中细软入道;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当辱恶麁坚苦痛不可身不得令念,便辱百八不得胜,是为辱恶麁坚苦痛不可身入道。」
佛言:「菩萨行如是,为应菩萨忍戒行,菩萨以忍辱便得百八合道愿,便得百八本信入道,便得百八出痴入慧,便得百八欢喜还灭,便得百八佛悲心,便得百八未得佛道愁。
「何等为佛百八悲心?何等为百八未得佛道愁?谓菩萨得佛悲心,念十方泥犁中人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禽兽蜎飞蠕动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薜荔中饿鬼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二十八天及诸天长寿憍乐不知苦习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世间帝王豪贵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世间痴人不解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世间人多痴难得度脱。谓菩萨得佛悲心,念十方五道一切五道一切同法难得度脱。如是菩萨为得佛悲心,便得佛愁。谓菩萨念十方五道勤苦难得度脱愁,菩萨已悲已愁百八爱复增多,如是菩萨不可用百八爱增多故不悲愁。」
佛言:「我但用十方五道勤苦悲愁故得佛,是为菩萨未得佛百八悲,是为菩萨未得佛百八愁。」
佛言:「复有菩萨未得佛百八恼。」
诸菩萨问佛言:「何等为菩萨百八恼?」
佛言:「谓菩萨未得佛,见十方泥犁中人拷掠毒痛,欲往度脱不能度脱便生恼。谓菩萨未得佛,见禽兽蜎飞蠕动及人民转相拷掠毒痛相杀,菩萨欲度不能度便生恼。谓菩萨未得佛,见薜荔饿鬼无所食,欲度脱不能度便生恼。谓菩萨未得作佛,见世间人所作恶贪淫瞋恚烹杀祠祀贪利强盗快心恣意,见是曹人死生五道苦痛无有断绝。虽上为诸天无有别异,要五道死生苦痛,便不时得佛便生恼,便增盛百八爱行,是为菩萨未得佛百八恼。谓菩萨未得佛经要百八黠,未得佛泥洹要。」
诸菩萨复问佛:「何等为百八得佛经黠?」
佛言:「谓菩萨能自护六情百八不行,为得佛经黠。」
「何等为未得佛泥洹要?」
佛言:「谓菩萨未得佛,未得泥洹要。」
佛言:「诸菩萨当校计百八出罪要,便得入泥洹要。」
菩萨复问佛言:「何等为出罪要便得入泥洹要?」
佛言:「谓菩萨所念为罪出要当灭,灭者为得入泥洹要,一切六情百八灭,亦为入泥洹要,是为菩萨出百八罪入泥洹要,是为菩萨十校计。」
佛言:「菩萨复有十校计:第一、菩萨相聚会,但当校计百八当令尽,当求入慧出罪,便应菩萨法;二者、当校计菩萨百八求入空法,便出罪空法,是为菩萨百八校计出罪入道空;三者、菩萨当校计百八罪法初起空生时,当知校计灭归空时,是为菩萨校计百八生灭,为合空以知生灭,是为菩萨谛校计;四者、菩萨当校计百八持空法解尽法。」
诸菩萨复问佛:「何等为持空法解尽法?」
佛言:「菩萨一切知十方所有本末皆空已,知空知所有当复灭尽。菩萨知尽以为谛,即不复贪百八。不复行着欲,菩萨能自解当知尽,是为菩萨校计持空法解尽法,是为菩萨校计百八解尽应法。
「五者、菩萨当校计百八尽法不复生,已知不复生,是为菩萨校计尽法不复生已知不复生法;六者、菩萨当校计百八尽,当得泥洹长生不复灭不死,菩萨得是校计自知苦,是为菩萨法知泥洹乐校计法;七者、菩萨当校计知百八尽泥洹念,是为菩萨知泥洹校计相念;八者、菩萨当校计百八灭尽舍相念不复念,是为菩萨百八舍相念不复念校计;九者、菩萨当校计所念不尽便生杂相念,以知杂相念,当校计泥洹无所有,何以故复有杂相念当复灭,是为菩萨知杂相念校计;十者、菩萨当校计自知灭无所有,长受泥洹相,泥洹长生不复灭,是为菩萨校计受泥洹相。是为菩萨十校计。」
佛言:「菩萨复有十校计。」
诸菩萨问佛:「何等为菩萨十校计?」
佛言:「一者、菩萨自知百八罪,亦当为十方人说百八罪,亦当为人说十方生死五道苦痛,常当为十方人说万物成败本末生死无所有,是为菩萨一校计;二者、菩萨当校计十方成败牵证用示人,是为菩萨牵证校计解人法;三者、菩萨当校计十方人所有皆坐贪故着,以贪着皆为痴,菩萨常当为人解贪着解人痴,菩萨亦当持贪痴还自况,我未知菩萨道时贪痴亦剧,是菩萨得是校计;常当慈心解人贪痴,是为菩萨校计;四者、菩萨常当校计百八牵十方痴人作证。」
诸菩萨复问佛:「何等为牵十方痴人作证?」
佛言:「十方人所念皆坐百八痴,故菩萨去百八乃为不痴。菩萨失行百八行便为痴,常当牵十方痴人作证不得失行,是为菩萨校计法。
「五者、菩萨当复校计百八牵十方阿罗汉作证者。」
诸菩萨言:「复校计百八牵阿罗汉作证云何?」
佛言:「菩萨失行但坐贪着,故当牵阿罗汉泥洹去无所有。我何为所念失行?何为当坐是苦所念?牵阿罗汉泥洹常作证,是为菩萨校计法。
「六者、若复失行,当校计百八牵辟支佛泥洹无所有作证,是为菩萨校计法;七者、菩萨若失行,当复校计百八无所有,当牵十方过去佛泥洹无所有,十方过去佛皆我师,皆取泥洹去,我何为失行行在世间?菩萨已牵证便还摄行,是为菩萨牵证校计法;八者、菩萨复失行,当复牵现在十方佛亦当泥洹去,常当牵自证,已自证当即还行,是为菩萨百八牵证还行校计法;九者、菩萨当校计百八复失行。」
佛言:「我今作释迦文佛,我所主天地帝王人民皆属我,自在飞行大威神,我要般泥洹去归无所有,常当牵我作证,常当坚意求佛,持我作证意不转,转者为失行,便堕盛百八爱行中,是为菩萨校计。
「十者、菩萨常当尽力却贪,令不得受求,受求者为不应菩萨,菩萨谛求分别思惟我所校计,是为菩萨五十校计。」
佛言:「诸菩萨行安般守意常苦失行,无有不失行。」
时诸菩萨问佛:「何以故?我曹作菩萨常苦失行。」
佛言:「菩萨不厌生死苦习故,不自觉生死习故,不谛知生死尽无所有,不谛知有佛泥洹道故。」
佛言:「诸菩萨不可自用作菩萨道故贡高胜十方人。」
佛言:「未得佛生死苦习未与尽合未与道合,常有身体苦痛,亦有寒热苦,亦有饥渴苦恼不能断,如是菩萨未可自怙其善。」
佛言:「我未得佛时,自谓智慧无能及者,自谓知禅无能及者,自谓知细微灭心无有及者。」佛言:「我已立身作释迦文佛,还自校计作菩萨时所知。譬如一菩萨智,今已作佛有所知;譬如十方佛国中,所有万物菩萨。」佛言:「十方佛所有菩萨智慧,未能得一方佛一小尘智。」
菩萨即稽首问佛言:「我曹痴,何以多不能及佛一尘智?」
佛言:「用汝不厌生死苦习故,不早取佛故,不知细微意故,不知灭本断根故。汝曹尽力精进行,亦当知十方佛智慧。」
诸菩萨问佛:「我何因缘生死多如是?」
佛言:「汝曹不谛行安般守意三十七品经十二问三向中微意,不知分别校计生死百八中细微意,故使生死多、难得佛。」
佛言:「汝心未起时,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心转作意,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意转作识,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转入眼,眼所见好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眼所见中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眼所见恶色,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转入耳,耳所闻好声,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耳所闻中声,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耳所闻恶声,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转入鼻,鼻所闻好香,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鼻所闻中香,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鼻所闻恶臭,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转入口,口所得好味美好语言,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口所得中味中语言,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口所得恶味恶语言,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转入身,身所得好细软可身,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身所得中细软,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身所得恶麁坚苦痛不可身,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
佛言:「一心中有五百四十百八爱行,五百四十百八爱行中,一爱者当受一生死,一爱者当受一身,如是不尽五百四十为受五百四十生死身。意亦尔、识亦尔,好色亦尔、中色亦尔、恶色亦尔,好声亦尔、中声亦尔、恶声亦尔,好香亦尔、中香亦尔、恶臭亦尔,美味好语言亦尔、中味中语言亦尔、恶味恶语言亦尔,好细软可身亦尔、中细软亦尔、恶麁坚苦痛不可身亦尔。」
佛问诸菩萨:「宁知是不?」
诸菩萨言:「闻佛说皆知。」
佛言诸菩萨:「汝曹宁信有是无?」
诸菩萨言:「信有是。众不疑,但不解。」
佛问诸菩萨;「汝曹发起来至我所,宁知汝意中几转?汝闻我造说经以来,知汝意几转?」
诸菩萨报佛言:「不知几转。」
佛问诸菩萨:「何以故不知几转?」
诸菩萨言:「我闻佛说经,欢喜不知觉几转。」
佛言:「汝曹来至今不觉意转堕生死,譬如是摩竭国中尘不知多少。菩萨但坐失行,不自知觉生死多少,是故不即时得佛。」诸菩萨各各稽首欢喜受行。
诸菩萨各各稽首言:「未闻佛五十校计时,自用不失行,闻佛解五十校计,自知失行。」
佛言:「汝亦失行,亦不失行。」
菩萨复问:「何以失行,亦不失行?」
佛言:「汝至十方佛前自贡高自誉言,我解无有是五十校计罪,便堕罪失行,是为亦失行。」
佛言:「不失行者,菩萨至十方佛前,常当自惭,身体自惭、生死自惭,生堕罪不能校计知,常持五十校计还自惭,是为菩萨不失行,不自惭者常失行。」
佛说如是。诸菩萨各各自惭,各各自悔,各各自念:「灭尽非常苦空非身。」
诸菩萨闻经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头面着佛足,受行而去。
大集经卷第六十
上篇:大方等大集经
下篇:大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