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云何菩萨净五根行?菩萨信心不可动转,名为信根。不由他教而行精进,名精进根。常念菩提,名为念根。常修大悲,名为定根。摄取善法,名为慧根。

「复次,信诸佛法,名为信根。求诸佛法,名精进根。念诸佛法,名为念根。得佛三昧,名为定根。断诸疑网,名为慧根。

「复次,心向菩提无有疑网,名为信根。增长善法,名精进根。求善方便,名为念根。视诸众生其心平等,名为定根。观诸众生上中下根,名为慧根。

「复次,心净无浊名为信根。坏众浊心,名精进根。念清净法,名为念根。观心性净,名为定根。能令众生住清净法,名为慧根。

「复次,远离一切弊恶之法,名为信根。求诸善法,名精进根。得已不失,名为念根。既得善法如法而住,名为定根。思惟善法不善无记,名为慧根。

「复次,信根者即是施心。精进根者,即是乐施无有休息。念根者,既施之后不求果报。定根者,即平等施心无分别。慧根者,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复有信根,即是初入善法之心。精进根者,能坏憍慢。念根者,离我我所。定根者,远离一切六十二见。慧根者,远离一切诸恶烦恼。是名菩萨净五根行。

「云何菩萨净五力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根,不为诸魔之所破坏,故名为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乘所不能及,一切众生不能令其退大乘心,一切烦恼不能破坏,能令其心知足少欲,身得大力善覆诸根得金刚身,是名为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信力时,终不造作一切诸恶;住进力时造一切善;住念力时不失善法;住定力时不为五欲乐之所坏;住慧力时远离一切诸结烦恼。

「复次,住信力时不随他语;住进力时求善不息;住念力时得陀罗尼;住定力时说法平等;住慧力时能坏一切众生疑心。

「复次,住信力时,具得解力;住进力时,具精进力;住念力时,具解脱力;住定力时,具足愿力;住慧力时,具诸行力。

「复次,住信力时,见悭罪过;住进力时,远离悭贪;住念力时,以所修善愿向菩提;住定力时,其心平等;住慧力时,心终不求施戒定报。

「复次,住信力时,能离一切破戒之垢;住进力时,至心具戒;住念力时,以所持戒愿向菩提;住定力时,具清净地;住慧力时,远离作戒。

「复次,住信力时,远离瞋心;住精进力,修习忍辱;住念力时,以所修忍愿向菩提;住定力时,护诸众生;住慧力时,不观众生士夫寿命。

「复次,住信力时,远离懈怠;住进力时,所修诸行到毕竟岸;住念力时,所修精进愿向菩提;住定力时,身心寂静;住慧力时,不住善恶。

「复次,住信力时,远离一切怱务之事;住进力时,勤求禅支;住念力时,以所修定愿向菩提;住定力时,其心常定;住慧力时,不着诸定。

「复次,住信力时,远离无明;住进力时,勤求诸善;住念力时,以所修智愿向菩提;住定力时,修善思惟;住慧力时,如法而住。

「复次,住信力时,具足七力;住进力时,得住七觉;住念力时,得八念处;住定力时,离七识处;住慧力时,离八邪支。

「复次,心于菩提无有退转,是名信力净信力行;不取不舍,是名进力净进力行;修四念处,是名念力净念力行;调伏于心,是名定力净定力行;远离诸见知善方便,是名慧力净慧力行。

「善男子!云何菩萨净七觉行?终不失于助菩提法,名念觉分。不取不舍奢摩他,名择觉分。离一切恶,名进觉分。离诸愁恼,名喜觉分。身心寂静,名除觉分。得解脱味,名定觉分。所作已办,名舍觉分。

「复次,不舍菩提心,名念觉分。至心护法,名择觉分。调诸众生无有休息,名进觉分。具足善法,名喜觉分。离诸烦恼,名除觉分。能令众生住三昧中,名定觉分。令诸众生悉知法界,名舍觉分。

「复次,不念声闻辟支佛乘,名念觉分。分别一切法字句义,名择觉分。求善法时三业不息,名精进觉分。离怨亲心,名喜觉分。如法而住,名除觉分。随诸世间而能调伏,名定觉分。不观二法,名舍觉分。

「善男子!助菩提者,觉一切法知一切法,分别诸法筹量诸法,知诸众生心性心行,是名菩提分,亦名圣行。如是圣行,非是一切凡夫魔众邪见所行,非是色声香味触行,非一切相一切受、诸心意识见闻觉知、有想无想一切法行,故名圣行。夫圣行者,非觉非非觉亦非大觉,而能对治一切诸法,然复不与诸法诤讼,是名圣行。圣行者,即是佐助菩提之法。

「善男子!云何菩萨净八道行?八道者,所谓正见。云何正见?正见者,见一切法皆悉平等。如是正见,不名空见。何以故?自有正见非是空见。如是二见,亦名同见。复有我见、众生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又众生见、命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又有我见、断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又有有见、无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复有四见:佛见、法见、僧见、空见,是名正见,如是四见不名空见。善男子!若有人着如是见者,不名正见。若不着者,乃名正见。何以故?夫正见者,见无分别、平等无二。

「云何名为平等见耶?若作是念,凡夫法下、学法为上,如是名为非平等见。凡夫法漏、学法无漏,凡夫法食、缘觉无食,凡夫法垢、菩萨法净,凡夫有为、佛是无为,如是见者非平等见。若能观察凡夫之法,乃至佛法无有差别,乃名平等。若能观见凡夫法空,至佛法空,是名正见。观凡夫法从因缘生,辟支佛法亦从缘生,乃名正见。若观凡夫法寂静、菩萨法寂静,是名正见。若观凡夫法不具足,乃至佛法亦不具足,是名正见。若观我与无我无有差别,无差别见,乃名正见。若如是见,则不见于上中下法,于一切法亦无觉观,是名正见。正见者,名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是正见。若如是见,是人乃至不见一法、一法相貌、一法光明。善男子!若如是见,是名佛法之正见也。」说是法时,五百比丘得阿罗汉果。

「善男子!云何正觉?正觉者离一切觉,觉者名为智慧方便。观法知法,是名正觉。观察诸法何者是垢?何者是净?如是观已,都不觉知等与不等,离一切觉,是名正觉。

「云何正语?口所出言不自焦恼亦不焦他,不自污辱亦不污他,不自生慢不生他慢,不自诳惑不诳惑他,是名正语。复次正语,凡有所说,说一切法皆悉平等,善能分别有为之相,是名正语。复次正语,说一切法空无相愿,无生无灭无出无没,是名正语。复次正语,说有为苦无常无我、涅槃寂静,是名正语。若有众生说言众生,一切无有寿命士夫,一切诸法从因缘生、从因缘灭,犹如子果,是名正语。净正语者即是佛语,是名净正语行。

「云何正业?正业者,若业虽能坏一切业,亦不名业。若业能作寂静之因,不垢不净,能坏烦恼不令增长,是名正业。知业如是犹作善业,亦观诸业皆悉空寂,无有坚实是苦无乐,是名正业。

「云何正命?正命者,若命不妨自身他身,不增一切诸恶烦恼,非恶业活,是名正命。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净于正命,以是正命愿向菩提,是名正命,如是正命能利自他。

「正精进者,勤作方便求诸善法,欲心不息无有厌悔,是名精进。推求诸法平等之性,亦不观法等与不等,不作非不作,了知于如法性实性,名正精进。宣说正法令诸众生离邪精进,亦知众生所修行行,是名正精进。

「云何正念?若念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是名正念。复有正念,摄诸烦恼不令妄起,不近一切恶魔诸业,不堕恶道不起恶心,常修一切正善之法,远离一切邪恶之法,是名正念。菩萨住是正念之中,获得正聚沙门正果,是名正念。

「云何正定?修行圣行,知苦离集证灭修道,是名正定。复有正定,观一切法皆悉平等。若观我净一切亦净,若观我空一切亦空,虽作是观不入正位,是名菩萨之正定也。菩萨摩诃萨住是定中,于一念顷得一切智,是名正定。」说是法时,万六千天与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云何菩萨净神通行?善男子!天眼五种:悉能覩见十方世界,及见十方世界诸佛,亦见众生出生退没,所见十方无有罣碍,胜于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天人。菩萨具足如是五事,则能了了见一切法,是名菩萨净天眼行。

「菩萨摩诃萨得天耳通,闻五种声:人声、非人声、地狱声、十方诸佛说法之声、一切众生语言音声,是名菩萨净天耳行。

「云何菩萨净他心智行?知他心智亦有五种:悉知一切人天之心、地狱饿鬼畜生等心、知过去心、知未来心、知现在心,是名菩萨净他心智行。复有他心智,知是众生是正定聚、是邪定聚、是不定聚,知是众生有贪瞋痴,既了知已随应说法,众生闻已得坏烦恼,是名菩萨净他心智行。

「云何菩萨净宿命智行?了知是身从贪恚痴因缘而生,了知是身从施戒忍精进定慧慈悲喜舍因缘而生,了知是身具足不具足,了知是身因无明爱及四倒生,了知是身施因缘故具足财物及以眷属,如是等智,是名菩萨净宿命智行。

「云何菩萨净神通行?神通行者亦有五种:一者、示色;二者、解种种语而为说法;三者、善能了知心意识等;四者、能觉诸法说一切法,是名菩萨净神通行。

「善男子!如是五通为漏尽故,菩萨修习而不尽漏,为欲了知一切诸漏。何以故?调众生故。善男子!譬如一城纵广一由旬,多有诸门,路嶮黑闇甚可怖畏,有入城者多受安乐。复有一人,唯有一子爱念甚重,遥闻彼城如是快乐,即便舍子欲往入城。是人方便得过嶮道,到彼城门一足已入,未举一足,即念其子。寻作是念:『我唯一子,来时云何竟不与俱,谁能养护令离众苦?』即舍乐城还向子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怜愍故修习五通,既修习已,垂得尽漏而不取证。何以故?愍众生故舍漏尽通,乃至行于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于大般涅槃,多诸门者喻于八万诸三昧门,路嶮难者喻诸魔业,到城门者喻于五通,一足入者喻于智慧,一足未入者喻于菩萨未证解脱。言一子者喻于五道一切众生,顾念子者喻大悲心。还子所者喻调众生,能得解脱而不证者即是方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

宝髻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大慈大悲不可思议。实如圣教,不但慈悲不可思议,善方便力亦不可思议。菩萨了了自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证之,为众生故行于生死,不为生死之所污染。世尊!菩萨摩诃萨具何等法,在生死中心不厌悔?」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二十一法,在生死中而不生悔:一者、所修善法共大慈行;二者、所修慈心共大悲行;三者、所修大悲共调众生行;四者、调伏众生共精进行;五者、所修精进共善心行;六者、所修善心共方便行;七者、所修方便与慧共行;八者、所修习慧共禅定行;九者、所修四禅共神通行;十者、所修神通与智共行;十一者、所修习智与欲共行;十二者、所修习欲与念共行;十三者、所修习念共菩提心行;十四者、所修菩提共四摄行;十五者、所修四摄与戒共行;十六者、所修戒禁共多闻行;十七者、所修多闻共如法住行;十八者、如法共住陀罗尼行;十九者、陀罗尼共无碍智行;二十者、无碍智共功德庄严行;二十一者、功德庄严共智慧庄严行。是名菩萨二十一法,在生死中不生厌悔。」

宝髻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庄严自身,亦令众生得大利益?」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具多闻则名庄严,为他演说名大利益。复次,得大总持名为庄严,为他演说名大利益。复次,无有放逸名为庄严,调伏众生名大利益。复次,三十二相名为庄严,具大智慧名大利益。复次,口言柔软名为庄严,说如说行名大利益。复次,能一切施名为庄严,不求果报名大利益。善男子!是名菩萨庄严自身,亦令众生得大利益。

「善男子!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劫名乐喜,彼中有佛,号一切众生乐念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世界名曰天观。善男子!何故彼劫名曰乐喜?彼大劫中具有六万诸佛出世。彼劫之初,首陀婆天唱如是言:『是劫当有六万佛出。』众生闻已心皆乐喜,是故彼劫名曰乐喜。

「善男子!其佛世界庄严微妙无有限量,快乐好妙如天无别,是故世界名曰天观。其土皆悉栴檀为地,一切无有土沙尘雾,其香遍薰无量佛土。其地周遍出诸莲华,一一诸华有大光明遍照其土。其土众生悉得神通足不蹈地,乃至无有一人处胎皆悉化生,一切不闻女人之名,亦无受苦三恶道名。一切众生禅喜为食,其土无有三乘之名。一切皆以真金、璎珞、天冠、宝饰而自庄严。虽无剃发染衣袈裟,而亦得名出家之人。何以故?于一切物舍无贪故。彼土如来色如梵天,现梵天身,为诸菩萨演说法要。若他世界有诸菩萨,见彼佛已受大欢喜。

「善男子!彼佛若欲宣说法化,昇大法座在大众上七多罗树,常略说法。何以故?一切众生根勐利故。如来所说唯是一句,而诸众生解百千句。如来常说四净之法。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净;二者、助菩提净;三者、神通净;四者、调众生净。

「时有菩萨,名曰宝聚,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庄严自身,亦令众生得大利益?』彼佛答言:『善男子!菩萨若具无碍智者名为庄严,能作智明名大利益。』尔时,彼佛说是法时,六千菩萨得无生忍。

「时彼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庄严菩提树?』佛言:『善男子!菩萨若能修不放逸,是名庄严菩提之树。云何名为不放逸?不放逸者名如法住,如法住者如说而住。复次,不放逸者,名无量庄严、无量布施、无量持戒、无量忍辱、无量精进、无量禅定、无量智慧、无量佛法、无量调伏、无量功德智慧庄严、供养无量诸佛世尊,具智慧故无量多闻,为增智慧故无量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成就如是无量等法,名为庄严菩提之树,亦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一切佐助菩提之法,以不放逸而为根本,具大庄严一切智慧,不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烦恼,摄取一切诸法。于一切法无有罣碍,调伏诸根护诸善法不令退失,知时非时,具足十力、四无所畏佛法顶法,名不放逸。』

「善男子!说是法时,万二千菩萨得无生忍。尔时宝聚菩萨,即汝身是。善男子!汝今当知具不放逸菩萨摩诃萨,则能庄严菩提之树。

「善男子!云何菩萨净于调伏?善男子!众生之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调伏亦尔,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菩萨行亦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一心至心,调伏众生。

「善男子!有诸众生闻说惠施则得调伏,或有众生闻说持戒而得调伏,复有众生闻说施戒而得调伏,复有众生软语调伏,复有众生瞋语调伏,复有众生具二种语而得调伏,复有众生闻说身业而得调伏,复有众生闻说舍身而得调伏,复有众生胜能调伏,复有众生强可调伏,复有众生闻说呵责而得调伏,复有众生施时调伏,复有众生初时调伏。复有众生见妙色已而得调伏,声香味触亦复如是。复有众生常亲近故而得调伏,复有众生常远住故而得调伏,复有众生见佛调伏。

「或有众生闻法调伏,或有众生闻无常法而得调伏,苦空无我亦复如是。或有众生闻说施声而得调伏,戒忍精进禅定智声亦复如是。或有众生闻说一切有为无常而得调伏,或有众生闻赞人天而得调伏。或有众生闻声闻乘而得调伏,辟支佛乘、佛乘亦复如是。或以四摄而得调伏,或以三摄、二摄、一摄而得调伏,或复不以四摄之法而得调伏。或因内施而得调伏,外施内外施亦复如是。或闻宣说地狱中苦而得调伏,饿鬼、畜生、人天亦尔。或说纯乐而得调伏,或闻纯苦而得调伏,或闻苦乐而得调伏。或有覩见比丘形像而得调伏,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像而得调伏。或因种种作倡伎乐而得调伏。

「善男子!菩萨如是能知种种调伏众生行,是名菩萨能行六波罗蜜,具足佐助菩提之法,具足神通调伏众生。

「善男子!若有菩萨具足四法,则能调伏一切众生:一者、心不悔厌;二者、不贪诸乐;三者、知时非时;四者、了知诸心。复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正语;二者、爱语;三者、净语;四者、如法语。复有四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罣碍;二者、悲心;三者、利益心;四者、自调诸根。复有四法:一者、净于自心;二者、怜愍他心;三者、勤行精进;四者、远离受乐。善男子!是故菩萨摩诃萨调伏之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善男子!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劫名爱,是中有佛,号广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寂静。彼佛具有九万六千亿声闻众,八万四千诸菩萨众,其土人民寿命十七万二千岁。

「尔时,有一大王之子,名财功德,婆罗门种,颜貌端正众生乐见。年十六时,自恃端正而生憍慢,初不向佛恭敬礼拜。尔时,如来即作是念:『如是王子,今将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根不熟;若得善友,则得诣佛闻法受持。』尔时,如来即于八万四千菩萨大众之中行筹而言:『谁能调伏是婆罗门子?谁能于是八万四千年中,经常往返是王子家若受众苦?所谓骂打心不生悔。』八万四千诸菩萨等,乃至无有一人取筹;第二、第三亦复如是。第三唱已,有一菩萨名净精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而言:『世尊!我今能诣彼王子家甘心受苦。』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大震动。一切人天咸共同声唱言:『善哉,善哉!大士!』

「时净精进菩萨即便往彼王子门立。王子见之,恶言呰毁以土坌面,刀杖瓦石而加其身。菩萨尔时不瞋、不去、心不疲厌,经一千年受如是苦。过二万岁,乃得至彼第二门下。八万四千年七日未满,方得至其第七门下。尔时,王子见是菩萨,便作是言:『道士今来何所求索?』即于菩萨生不思议心。『云何是人经尔所时,多受众苦而心不厌?』第二、第三亦如是言:『道士今来欲何所求?』

「尔时,菩萨知彼王子心已调伏,即说偈言:

「『世间所有一切财,  金银琉璃及颇梨,
  及四供养我不须,  唯为法故来至此。
  此世有佛名广光,  为众生说无上法,
  众生闻已离烦恼,  亦受无量甘露味。
  诸佛世尊出于世,  甚难于彼灵瑞华,
  今此世出无上尊,  汝乃放逸沉欲海。
  一切众生常闇行,  无上如来施慧炬,
  自恃财色生憍慢,  而不往诣如来尊。
  一切财宝众生命,  佛说是二悉无常,
  众生若闻是甘露,  不诣佛者名放逸。
  汝本往昔行菩提,  请诸众生许法味,
  汝今犹属诸烦恼,  云何能调诸放逸?
  我今求汝共诣佛,  破坏憍慢离烦恼,
  勤修精进舍国事,  令汝终时心不悔。』
  是时王子闻是已,  远离憍慢即生信,
  赞叹恭敬净精进,  忏悔先来所加苦。
 『我今舍离国土事,  及以上妙五欲乐,
  坏破憍慢至佛所,  听甘露法调众生。』
  八万四千众围绕,  持妙香华往供养,
  到已即便奉献佛,  破慢至心而听法。
  礼拜合掌心欢喜,  向佛世尊发是言:
 『我今归依净精进,  受苦不悔调伏我;
  虽设多供不能报,  今于佛前至心悔。
  我所修行菩提道,  以慈悲心调众生,
  我更不造放逸心,  乃至获得菩提道。』

「善男子!尔时,王子即舍王位,在佛法中出家听法,如法而住得无生忍。善男子!汝知尔时净精进者岂异人乎?莫作斯观,即我身是;财功德者,即弥勒是。善男子!是故菩萨调众生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有菩萨能调众生,是真菩萨所修之业。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四种业:一者、净佛国土菩萨业;二者、净身菩萨业;三者、净口菩萨业;四者、求一切佛法菩萨业。复有四业:一者、知心;二者、知根;三者、知病;四者、能治。」

尔时,宝髻菩萨闻是法已,即以髻上真宝之珠价直无量,从无量业之所出生,奉献如来。作是誓愿:「我今以是顶宝施佛,愿此功德为众生首,因是因缘得无上智。」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是时,口中出大光明,种种杂色,悉能隐蔽一切光明。

尔时,疾辩菩萨即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微笑?」

佛言:「善男子!汝见宝髻施我顶宝不?」

「已见。世尊!」

「善男子!如是菩萨已于无量无边佛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持戒精进求于菩提,供养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尊,亦已调伏恒河沙等无量众生。

「善男子!如是菩萨于未来世,过十阿僧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宝出,世界名净光,劫名无垢。其佛世界七宝所成,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人民无有饥渴,一切皆是清净菩萨,耳初不闻二乘之名,常闻纯一大乘之法,是故如来名曰宝出。一切菩萨具足神通,其土无主唯除法王,一切众生悉得化生,亦复无有三恶之名,及男女根爱欲之名。无有众生不具诸根,亦无边地,众生寿命四万中劫。是佛、世尊不说余事,唯除六度菩萨慈悲一切利根,闻说一句悟解千句。

「是佛常为一切菩萨说陀罗尼金刚句。云何名为陀罗尼金刚句?陀罗尼金刚句者即是一句。如是一句,即摄一切法句无尽法句;无尽法句一切诸佛所不能尽,是故名为无尽法句行。无尽法句摄一切字,一切字者摄一切法句。一时不得说于二字,一字亦复不合二字,是故名一句,名为作句,名为字句。若不分别字句法句作句,是名陀罗尼金刚句。

「善男子!如是陀罗尼金刚句,彼佛常为诸菩萨说。善男子!若我一劫、若减一劫,说彼如来所有功德不能具尽。」

尔时,宝髻闻授记已,心大欢喜,说偈赞叹:

「一切知见一切事,  得到一切法彼岸,
 远离一切诸烦恼,  是故名佛无上尊。
 我所供养无量佛,  如来善了如一佛,
 如来获得无碍智,  故知三世无障碍。
 如来今为我授记,  令我远离疑网心,
 我亦当得真实道,  如今释迦牟尼尊。
 一切大地能令散,  虚空日月可令落,
 如来之言无有二,  是故我定得菩提。
 正语实语微妙语,  授我无上菩提记,
 若我真实得菩提,  当善调伏无量众。
 我之所得净妙国,  及其大众佛已说,
 我今闻此无上法,  坏疑趣向于菩提。
 我今精进修菩提,  调伏众生心不悔,
 今佛口施我信力,  无上智慧及佛力。」

说是偈时,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各作是言:「愿我皆得生彼世界。」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当受持如是正法,读诵广说,为大利益诸天世人。阿难!若有众生信受是经,定当为我之所授记。善男子!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给施众生,满一千年,不如有人受持读写如是经典。」

阿难白佛言:「世尊!是经何名?云何奉持?」

「阿难!是经名曰『方等大集大陀罗尼大行菩萨入处』。」

尔时,阿难闻佛说已,诸天、世人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六

 

上篇:大方等大集经

下篇:大哀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大集部目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璎珞...

大哀经

大哀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诸菩萨所生庄严大...

拔陂菩萨经

拔陂菩萨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是般舟三昧经初异译 闻如...

观虚空藏菩萨经

观虚空藏菩萨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

佛说善生子经

佛说善生子经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闻如是: 一时,众祐...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说鹿母经

佛说鹿母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序 盖闻愿生净土者。必先净其心。其心净则其...

受菩萨戒仪

受菩萨戒仪 南岳沙门释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道宣律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

我为消业,抓了三副禅药

谦卑比山高比海深,无所不容。傲慢比麦芒尖比针孔细,...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

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因为我们的心,虽然五阴都...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

心境转了相貌自然会改变

佛陀时代,有一位波斯匿王,他的女儿们个个都很美丽,...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