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大安法师  2012/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一昏沉就控制不了,想一想:“拉倒吧,正好昏沉还能够睡一觉。”睡得很美,他是这样的。你看我们这个昼夜念佛里面,到晚上基本上就会缩水很多人。他们都到哪去了?都跑去睡觉了。还有很多十天百万佛号闭关,虽然有不少精进的,但我们知道也有不少是懈怠的。他发表体会的时候不好说,最后跟别人说。“你十天怎么样?”他说:“我十天很有收获,睡得很好,胖了好几斤。”你看看,关房里面:那当然,无忧无虑,给你送饭去,你又睡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大家都管不了你。但是你想得法上的利益,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那是不可能的。

觉明妙行菩萨再说:“你现在虽然在你原来的道场过得很舒服,也很有规模,但它并不是一个修行的地面。”这里面觉明妙行菩萨都是看得很清楚——天眼圆明了。确实就像我们现在有些道场,可能它的硬件设备都很好,等等,但是它没有氛围,它没有修道人的这种精神气概,它没有道场天龙护法的加持力。所以它就不是修行的地面。

就告诉他:“你不一定要依着那个地方——既然不是修行的地面。你一定要有一种气概,你就真正把修行落实在你的心地当中,万缘放下。”怎么“万缘放下”?不要考虑衣食的问题,“一钵依于十方”。“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啊。你不要一个真修行人还想到:“哎呀,我这个饭谁来给我提供啊?”你就做好饿死的准备,但是你真正修行就会感得护法。所以你不要去考虑这个饮食的问题,也不要考虑你在哪儿住的问题。佛陀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就在树下打坐。你说,当一个修行人在树下打坐,以天地作为他的房庐的话,他这种清净解脱到什么程度!一生身体依于大地,就是把生存的这个资生用具等等全都放下,这样“真真切切求度生死”。

万缘放下,这么精苦修行为什么?就是要度脱轮回生死之大苦,不是求人天福报的。一个修行人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去谈什么呢?只有了生脱死,圆证自性本具的佛性,这才是正修行之法。我们会听到那些“人间佛教”、“人间净土”讲得冠冕堂皇,但是整个的就指向人间,没有指向出世间的超越意向,这里面是会有问题的。菩萨进一步开示,你有这样的一个求度生死的心态是要大丈夫气概。这叫“死期败烈”,你闭关就做好把生命作为赌注的程度,不成功便成仁。轻身似尘,重法如山。把这个身体看做是尘埃一样的,这样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修行,你才能有几分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

大象与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净土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成功的秘诀一向专志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

一生念佛,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

【佛教词典】四大种

【四大种】 p0404 瑜伽三卷三页云:或有聚中,四大种可...

【佛教词典】迦毗摩罗

梵名 Kapimala。为付法传第十三祖(一说十二祖)。摩揭...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不说的10种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运势好,...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截断世人生死路,别开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们讲讲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订西方公据》后面,收...

居家的过患

居家之人,富贵者有守护、维持、增上财富的辛苦,贫穷...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爱心无限》杨澜访问证严法师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

既需面对时,就勇敢承担吧

修行者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