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

2017/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念佛真实义》等几本书,作者是台湾觉云居士。上网一查,乃知是萧平实之作。此人颠倒黑白,附佛之说,如今摇身一变,又以净土宗善知识自居,彻底否定净土宗历代祖师。不明真相之人,极易受其迷惑,破坏行人念佛往生之信心,毒害极大。更有甚者,此书由上海佛学书局出版流通,使人误以为教界认可此说,真是害人不浅!不知法师对此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来函及寄来的台湾觉云居士若干种书籍,略略翻阅,觉其信口雌黄,错谬不经,亦能体会仁者一片护法之心。兹就《念佛真实义》(简称《实义》)、《如何修学净土法门》(简称《法门》)二书中之错谬处撷取二三,以正视听。

一、诋毁我国诸净宗祖师"持名念佛"的传承

《实义》中,处处将蕅益大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的开示,指斥为不正确的知见,并云倡导持名念佛"乃是对于净土三经法义的错会,并不是正确之净土法门之知见"(见《实义》P2)。这种对祖师轻率的贬斥,对持名念佛的看法,是没有道理的。

净土法门的理事因果,肇立于佛的果觉境界,全体不可思议,不可以凡情浅识妄加推测。"佛经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对佛经奥义,祖师能解能说,所谓"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是故,我等净业行人,宜对祖师言教深生殷重恭敬心。

蕅益大师乃净宗第九代祖师,"名字位中真佛眼",开佛知见,所言决定无谬。印光大师赞誉蕅祖的《弥陀要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而《实义》贬抑蕅祖的论断,何异无知妄谈。

祖师们倡导持名念佛,乃是对净土三经精义纲宗的正确领会。阿弥陀佛因地以五大劫的思惟,实现其普度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之大平等慈怀,建立以名号度生之妙法。《无量寿经》偈云:"若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是故持名度生的净土妙法贯彻于诸多净土典籍中。善导大师慧眼独具,首先开显净土三经持名之殊胜,云:"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德。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至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指《观经》注)定散文中(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注),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自《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明晰阐述净土三经持名念佛宗旨后,历代祖师大德若莲池,若蕅益,若印光等悉皆遵从,成为中国净土宗传承之家风。今《实义》却全盘否定,居心何在!更有甚者,释迦本师乃至十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欲令我等凡夫众生专持名号,仰蒙弥陀的大悲愿力,带业往生,然觉云居士却言:"又不可教人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而不称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或其他诸佛世尊名号,这样的念佛非是清净念佛,知见错误,心有污染故。以此种心态念佛,即是情执,是故不可对人作如是教导,违背净土经典法义故。"(《法门》P162)如是颠倒黑白、诽谤佛言的论断,是先天智力水平低下,抑或故作此说以断人慧命?吾人当深加警觉。

二、错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经文

净土念佛法门的圆顿义理,乃是以佛的果地觉作行人的因地心,自他不二,生佛一如,故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此句经文亦应从如是圆顿角度加以界诠。蕅益大师精辟指陈:"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为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唯以愿信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见《弥陀要解》)莲池大师亦云:"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并开示:"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见《弥陀疏钞》)信愿持名,具足六度万行。此等圆顿知见,称合佛心,吾人当拳拳服膺。

作者对《阿弥陀经》这句重要经文,师心自用,妄加诠释,云:"此处所谓‘善根福德因缘’,即指三福净业。"(见《法门》P143)并云:"要广修善根福德,不可只是持念名号。"(同上书P10)作者持此说,足见其不了经文真实义。

三、妄自矜夸,冒充善知识,以凡滥圣

自古以来,大凡邪师惑众,悉皆脱不了自我炫耀之窠臼,作者亦不例外。作者矜夸自称:"末学一心念佛六七年,每天十几个小时,成就净念相继之功夫。"(见《实义》P5)又云:"末学的持名念佛就像大火炬一般,任何的烦恼、习气、妄念之干草,一旦现起,就会被此念佛力量之大火炬燃烧而化为灰烬。"(见《实义》P7)此等自夸的恶派,散见各处。以凡滥圣,罪过不浅。

纵观历代祖师大德弘法利生,悉皆卑以自牧,以惭愧庄严自己的道心德业。善导大师自称"恶业凡夫",莲池大师自谦"末法下凡,穷陬晚学",省庵大师自抑"不肖愚下凡夫僧",印光大师恒称"常惭愧僧"、"粥饭庸僧".不曾见夸耀功夫、大言不惭的善知识。对比之下,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自当泾渭分明。

以上略陈三点,自可窥斑见豹,至于书中散见的谬见,诸如"持名念佛最好不要用口称念"(《实义》P7)、"名号不是实相"(《实义》P142)、"祖师常作一些方便之开示,然方便开示,虽有必要,却也造成诸多后遗症"(《法门》 P5)等谤法谤祖师的言论,不一而足,无暇细辩。

伏冀净业同仁仰遵圣言量与祖师的思想,死尽偷心,信愿持名,矢志极乐净土,庶几今生解脱有望,万修万人去。否则,误听人言,邪见入心,求升反堕,可不哀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为亡者助念,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问: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

【佛教词典】本事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Itiv?taha,又曰...

【佛教词典】加行位

【加行位】 p0526 成唯识论七卷二十页云:二、加行位。...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不可思议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神通力、智慧力都是不可思议。特别...

世间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世间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黄金?是钻石?当战争...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 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

弥勒菩萨与一具腐烂的狗尸

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他想面见弥勒菩萨后可以请求学佛...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

良友目犍连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