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大安法师  2018/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

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

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

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

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

推而极之,不出一心,万行具足。如《大本》法藏愿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不获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不取正觉。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是在谈净土法门“不修余行”就能得波罗蜜的胜异方便,代表着净土法门总持的特点。

在大乘佛法中,从初发心菩萨到有贤位、有圣位的菩萨修六度万行的菩萨道,经恒河沙劫数都很难圆满。

但净土法门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不需要在事相上这样地一一圆修,而只要一心一意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具足着六度的全体功德。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先从我们念佛行人来说,来看为何“一心念佛具足六度”:

第一、“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从行持上来说,布施摆在第一。“布施”的核心就是——舍。当你一心一意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时,身心世界都放下,不与万法为侣。“舍”的本质内涵出来了。

因为你一心念佛,一心与佛号相应。这个佛号是实相,实相不与世间的一切产生对偶,也不与烦恼相应。大家很爱财,把财舍掉;烦恼很多,把烦恼舍掉。

当我们“全心即佛、全佛即心”的时候,我们念念跟佛号相应的时候,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缘法尔自然地就都舍掉了。这就具足着布施的特点。不仅布施,而且是究竟地布施——布施波罗蜜。

第二个,“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

我们一般讲持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有情众生戒,三聚净戒;有止持,有作持。戒律也是一个大系统。那么,你只要一心念佛,就具足着“尸罗”,就是戒波罗蜜。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佛号是清净、平等、慈悲、至善的境界。这个至善的境界是不跟一切恶相应的。那当你一心念佛,把心摄在佛号上的时候,你的念头跟佛号的大慈、大悲、平等、清净是相应的,当然你举心动念的恶的念头就没有了;你恶的念头都没有了,恶的行为当然就没有了。

所以你一心念佛,跟佛号相应的时候,这种身口意的十恶业,它自自然然地就止住了。这一止住可不就是持戒波罗蜜嘛!是不是啊?

第三、“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

我们一心念佛,就能感得佛号中阿弥陀佛的光明注照。阿弥陀佛发愿,你只要念我的名号,佛光注照,你的身心就会很柔软。那柔软就有一种弹性,就有种忍的力量。

我们如果不念佛,一般都是很刚硬的,血气之勇。谁骂了一句就很难受,一定要骂回去,一定要以牙还牙。他忍不了,忍不住,太难受。

但如果你一心念佛,这个佛号就会对我们有智慧上的加持,你就会把这个世界看得梦幻泡影。在有人骂你时,能做到不生气,还对他生怜悯之心。

忍分两种忍:一种是“生忍”,是从对待有情众生的角度来说的。有的有情众生跟你有善缘,对你很恭敬;但也有些不是善缘,常常跟你过不去,对你生气,骂你、诽谤你。

我们一般对前者就喜欢接触,喜欢听赞美的话,很高兴;对后者就不喜欢,想要远离。

那其实,当我们对有善缘的众生,他很恭敬你的时候,你能忍这种恭敬,能很平淡对待他,不欣喜若狂;当对跟你没有善缘的众生瞋恨你、骂你、诽谤你的时候,你不生气,还能对他生怜悯之心。这就有点“生忍”的意思了。

忍辱波罗蜜的一个表现,就好像是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肉,节节支解,而这个忍辱仙人不仅没生瞋恨,而且还对歌利王慈悲,说我成佛最先要救度的就是你。他能够达到这个程度,说明他的忍辱有平等的忍性了。这是“生忍”。

另一种是“法忍”,就是对这些无情的境界,饥渴、寒冷、炎热,你都能够很平淡,处之泰然;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你不去执著、留恋它,有一种平等的心量,这时候说明你有一点忍辱波罗蜜的功夫了。

那这些不能忍都是从分别心里面出来的。现在你一心念佛,身心很柔软,有一种空性的力量。这种空性是大平等、无相,你就能做到忍辱波罗蜜了。

第四、“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

“精”就是精而不杂,“进”就是进而不退。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来自于精进。六度中的每一度都要用精进来辅佑。

比如你修禅定,就一定要有一种精进力,不能修了一下,一曝十寒又没有了。要不断地进益。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欲界的众生,心里都很散乱。如果你修禅定,如果没有相当的定的功夫,那心就好像是风中的灯,一有风来,就会被吹得恍恍惚惚,照不清面前之物。所以布施得精进,忍辱得精进,禅定也得精进。

那一心念佛为什么就成为精进波罗蜜了?因为一心念佛,就会净念相继,没有夹杂、没有间断,跟弥陀名号的不断光相应嘛!你就不会退转。不会退转就不会堕落。这叫精进波罗蜜。

第五、“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

“禅”就是静虑。那你一心念佛,制心一处的时候,就不会有其他的妄想杂念生起来,这就是禅定波罗蜜。

“制心一处,常尔一心”就是惟有一句佛号的念头,就有禅定的功夫。

第六、“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

如果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就产生了一种“观”的力量。这种观的力量,是名号的无量光明引发我们的“一精明”,所显现的一种观力。

每一句佛号你都观得很清楚,这里面就是般若波罗蜜。包括般若讲“无住生心”,不住一切法,但又生起了那样清净的念心。所以你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不住一切法,不住在五欲六尘上,不住在三界二十五有上,而这句佛号又孤明历历,无住生心。

再从佛的一方面来说,看为何“一心念佛具足六度”: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修六度究竟圆满的一个结晶,阿弥陀佛六度已经到达波罗蜜了,名号里面就具足着六波罗蜜全体的功德。

如果你一心念佛,就可以将名号里阿弥陀佛六度圆满的功德,转化为自己的功德,所以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推到极致就是说,因为你念佛,佛号就是你的心嘛,“不出一心,万行具足。”“一心”,心性当中体、相、用,具足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切万行都不出一心。所以你一心念佛,就具足我们阿弥陀佛果上万行的功德。

这就跟阿弥陀佛的愿又相应上了。法藏菩萨在因地发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的有情众生,都能获得神通、自在、波罗蜜。

神通就是指六种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自在就是八种自在;波罗蜜就是六度,乃至无量波罗蜜。

你看神通、自在、波罗蜜这些菩萨修行累劫都不易修得的,只要一往生,就都能获得。这就是佛果地上功德的恩赐。阿弥陀佛发了这样的愿,如果往生者不能得到的话,我就不取正觉,就是不成佛。

现在法藏菩萨已然成佛,所以就能保证,只要往生的众生,都能得到六种神通、八种自在、种种波罗蜜的成就。

以上就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净土法门有着“不修余行”就能得波罗蜜的最胜方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

【推荐】金瑞珍银楼失金复得的真实事迹

我有一个信徒开一家金饰店,叫金瑞珍银楼,她先生受菩...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念佛人临命终时,注意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要想往生须破三疑闯四关

破三疑 一、疑自己业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经云:念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如何看待通过催眠唤醒前世记忆

问: 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

【佛教词典】本寺

(杂名)本来所住之寺也。广弘明集三十一曰:各还本寺...

【佛教词典】达位

(1618~1684)明代临济宗僧。楚北人,俗姓瞿。字善权...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愚痴无知,实在苦恼

以前在印度有一间古寺,寺里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邻近...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

改变心念,这样命运才能改变

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

文珠法师《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佛教是属于人间的,因为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降...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星云大师谈心经

第一讲 校长史密斯先生、教务长先生、各位女士、各位...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