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的十想观

大安法师  202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无常想,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常计常,而这个佛经常常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它都是无常的。这是对治我们常的,著常的颠倒,我们执著有个常。那实际上一切法无常,一切法缘聚缘散,来无来处、去无去处。你修无常观、无常想,就能进入那个空门,了解诸法的空性,这是无常想。

第二要修苦想。正因为无常,它才苦。有为法没有一点值得快乐的地方,那这个苦一般有身苦、有心苦,就是身体感受的苦和心里感觉的苦。那凡夫一般两种苦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而修行有境界、有功夫的人,他可能只有身苦,而没有心苦。心苦就是忧愁、焦虑、患得患失这些。

那比如阿罗汉可能有身苦,由于他有烦恼的业习,可能感得生病,有身体生病的苦。但是他能够心得自在,他心里不会苦。所以我们要对这个世间的一切的感知要知道它苦,苦是来自无常。

第三要无我想。我就是主宰义、自在义。正因为有这个无常、有这个苦,就无有自在,无我想。这也对治我们业力凡夫无我计我的一个颠倒。

第四要食不净想。对这个饮食你得要修一种观想——它不清净,它很污秽,要对这个饮食生厌离。现在说厌食可能是一种病,实际上,饮食你得要有心里厌离的一方面。比如你观察这个肉,肉怎么产生的?是精血水道而生,很污秽的东西。所以对这个肉,你知道它不清净,你就会对这个肉心生厌离,你就不会去吃它。

那五谷杂粮你也得想象,它从耕种,从播种,锄草,生长过程,这个打麦,要经过很多的汗水、辛劳才能得到。那么我们说五欲里面,你有饮食的欲望是催动其他四种欲望的实现的一个能量。如果你对饮食有厌离之想,其他四种欲就会减淡。

所以我们不能贪吃,贪吃就是身见的表现。我们念佛的时候是不是有个体会:你在闭关念佛的时候,念得比较得力的时候,就会产生对这个饮食的厌离心。原来我曾经做过一次短期闭关,四十九天,我就在这个十天之后,对这个饮食还真的有种很厌离的感觉。一厌离,就吃得很少,不仅早上不吃,连中饭都比原来吃的少了一半,但是身体还是不错。

这个是平时在理论上是很难侈谈的,只是在念佛过程当中有这种感觉和这种行为,就会减食。那饮食确实你吃了之后,马上昏沉。你饮食吃得少,心里就会清明得很多了。所以这个十想观里面讲,要食不净想。

第五要生起世间不可乐想,世间一切没有快乐的东西。那这个世间包括众生世间、包括器世间。那众生作为正报,我们八苦交煎,处处是苦,还有什么快乐的?由身心感召的外部环境,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它也是没有一点可快乐的。这样对正报、依报都产生不可乐想,它就有一种厌离心出来。

第六要修死想。纵然荣华富贵,吃得好,穿得好,但死亡是平等的,你决定会死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第七修不净想。不净想前面谈到,这是指出生的七种想,还要观察身体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不净想还有更细微的观想,对身体的厌离,对淫欲心的降伏。

第八是断想。断想就是缘涅槃相来断烦恼,断种种烦恼,断想。

第九是离想,就是离种种烦恼,尤其要离开爱欲之想。

第十想是尽想。就是断尽烦恼之想。

这就是十想。这个十想等观,这个等观是代表着九想。你离欲能够得到种种的禅定,这个十法是永离恩爱之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

不要在修行路上徘徊,徘徊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现在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他觉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

一生念佛,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佛教词典】任运

指非用造作以成就事业。亦即随顺诸法之自然而运作,不...

【佛教词典】苏波利

(人名)Suvarsa,迦叶遗部部主之名。译曰善岁。因之云...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问: 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