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大安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盖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诸佛心内众生,念众生心中诸佛也,故云一体。中流两岸者,娑婆喻此,极乐喻彼,始焉厌苦欣乐,既焉苦乐双亡,终焉亦不住于非苦非乐,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也。

《弥陀疏钞》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出自《华严经》,意谓诸佛与众生及真如妙心,此三者平等无差别,以诸佛与众生同一自性清净心。故《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以佛所证,即众生本觉真心。

又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以众生之心,即佛所证觉体。生佛平等不二,乃大乘圆教之甚深法义,吾人当深切体味。

又迷此法有众生名,悟此法有诸佛名,此诸法中实有心名。然克实而论,迷悟本空,中边不立,诸佛、众生及心,皆假名安立。假名无实,全体即真,故三法相即,无有差别。

既然此一性无性之心性,乃众生与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若以心性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性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以弥陀心内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如子忆母,慈母当即摄取不舍。正由生佛一体无二,故法尔感应道交,成办往生净业。

“中流两岸不居”意谓:娑婆秽土喻此岸,极乐净土喻彼岸,净业行人初始修行,从愿门入手,厌离娑婆苦,欣求安养乐,由此恳切欣厌心,执持名号,感通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彼安乐国。彼土乃超越苦乐对待之净境,苦乐双亡,是为极乐。于彼土见佛闻法,契无生法忍,最终亦不住于非苦非乐。

所谓苦乐二边不执著,亦苦亦乐及非苦非乐之中道亦不安立,自性本源,离一切相,如太虚空,一法不立,是为大涅槃常寂光之妙境。

又二边谓有与无,中道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不执著有无二边,亦不安立双遮双照有无之中道,本离四句,本绝百非,超情离见,绝待圆融,是为不可思议之大涅槃心。

诚如释尊最后究竟垂示:“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大般涅槃经》)信愿执持阿弥陀佛者,契证念佛三昧,全摄佛德为己德,亦安享大般涅槃之常乐我净,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要眼珠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推荐】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不向阎君去报到,直生西方得解脱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佛教词典】胜义空

【胜义空】 p1103 显扬十五卷十一页云:今且分别胜义空...

【佛教词典】三类境

(名数)境者,八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类:一、...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当然痛苦;觉悟后...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

希望幻灭

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

为何恶习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据说,晚年的白...

【佛学漫画】隐元禅师

前有鉴真不远万里,六次渡海,后有隐元不畏高龄,在异...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从心不苦到身不苦

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

弘一大师弘法的三个约定

1937年5月初,梦参法师持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函,到厦...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欢迎、赞叹、恭敬、拥护、护持,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