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达照法师  2016/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对于我们这一期生命乃至未来的生命,唯一的意义就在于能否获得快乐,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在内心完全确认。如果不能把生命的意义落实到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候就会觉得很迷茫:学佛学了很多年,我为什么还不快乐?还是一样烦恼,习气毛病还是一大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快乐的情绪从内心当中调动起来,所以还是会为了达到内心对自己、对他人、对外境的某个标准而痛苦。

如果从个人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今天活得比昨天痛苦,这一天不但白活,而且活错了;如果我今天活着比昨天给别人带来更多的痛苦,那我就活得更错了。

圣人、智者、那些懂得生命意义的人,就是在自己的情绪、身体、生活的待人接物中,放下了僵化的标准,开发了自己本具的快乐这个智慧宝藏。这个智慧,可以通过自己听闻教理和思考慢慢去获得。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大小乘佛法开发的就是我们生命当中两种最根本的智慧宝藏,第一种是可以消除一切痛苦,第二种是可以获得绝对的快乐。也就是说,我们要舍弃自己身心上的一切痛苦,要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快乐。

同时,人类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人都过着群居生活,人类又与外在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光解决了自己的生命问题,还不是真正的解决。如果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痛苦没有了,而别人还在痛苦,那你一定还会继续痛苦。只要在我们的生命里、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一个众生呈现出痛苦的生命状态,我们的生命就一定不是完美的,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解除痛苦。

我今年遇到两位奇人,其中一位是资产好几个亿的老总。他说自己二十四岁出来创业,事业做得很成功,但是他感受到的人生全部都是痛苦——这个世界岂止是痛苦,简直就是苦不堪言!别人看他德行、家庭、事业、人品样样都好,但他却看到了生命真正的痛苦。不过他发了一个善愿,说这一生一定要认真学佛,一定要追求成佛的菩提。

还有一位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他说,如果这一生活着,只是看看书,突然有一些感悟,偶尔做一点好事,就这么活一辈子,简直没意思!你看,我们能经常看看书,有所感悟,偶尔做一些好事,这不是挺好了吗?他却说:“简直没意思!”如果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众生获得更多的快乐,那不活也可以。所以他想,一定要追求并成就像菩萨那样利益一切众生的生活,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佛法告诉我们的生命的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

【推荐】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问: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

达照法师《悟道路上的十种歧途》

修行路上的歧途,大致而言有十种是我们很容易误会的,...

达照法师:人生的现象

每一个人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上,都能体会到人生百态。纵...

念药师佛梦佛治愈癌症

如果我们的身体有任何不舒服、包括各种各样的病痛,我...

【佛教词典】三品忏悔

往生礼赞曰忏悔有三品:   一、上品忏悔 身毛孔中血...

【佛教词典】摄衣作法界解法

亦名:作法摄衣界解法、衣界解法、解摄衣界羯磨、解不...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佛教的生死轮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本焕长老圆寂荼毗后分拣出大量彩色舍利

弘法网讯:4月12日,在本焕长老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

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

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说,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

不要留你的恶业过夜

有一次我应邀去一位女士家里做客,那位女士买的房子位...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圣严法师《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