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如瑞法师  2015/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死,于是常见又会生起来。所以,就会想要多多的储存。就象世间的人,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忙着去准备以后乃至老年时受用的东西。

在阿拉伯半岛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他用金子和钻石造了一座非常精美的宫殿。他向人炫耀说:这个宫殿就象天宫一样的美丽。建好以后,他正准备住进去尽情享受的时候,在门口站着真主派来的使者,告诉他说:您的死期已经到了,请跟我走吧!

佛教里同样也告诉了我们无常的道理。佛在《八大人觉经》里说:世间无常,国土微脆,四大空苦,无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所以,世间的所谓金银财宝、乃至于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象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宿一夜,第二天必须各自东奔西走,去走他的路。

其实,我们都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里的客人,这里不是我们的久呆之地,因为这里面充满了恐怖,苦恼。如果不好好地修行,这一生结束后,我们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再沦落到恶道!但是真正的修行,又必须从自己的内心里来认识,知道修行不能依靠别人,而是需要自己脚踏实地去做的。

禅宗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个人急急忙忙地求道,投靠在禅师的座下,希望能赶快给传一个最高的法门,让他早日开悟。禅师对他说:不着急,你稍等一下,我去去厕所。

回来以后就告诉他说:象解手这样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修行别人能帮得了忙吗?我们都喜欢念观世音菩萨,你知道,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的念珠,他是在念谁呢?他是在念他自己呀!

所以,外缘只是一种启发。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自身的努力。但是,我们又离不开外缘的帮助。因为我们的本觉一定要借助于始觉,也就是要听闻佛法等等来开发。

当我们知道了无常的道理,了解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这个世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去思惟,去修。自然慢慢就不会再注重现世的贪求了,而精进修道的心就能生起来了。

所以,不要把修行停留在一种形式上,一定要学修并进,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是人生

人要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进退之间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

一物降一物

人有千般苦,心有畏惧,怕就是苦。因为心生畏惧,就表...

九种不净观法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佛教词典】僧必依法

亦名:同住必遵圣法 资持记释云:“灭法过重,荷法功深...

【佛教词典】阇烂达罗国

阇烂达罗,梵名 Jālandhara。又作左阑陀罗国、惹烂驮...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欲望就是束缚你的绳子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他们都养了几只猴子,以耍猴谋生。...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

宣化上人:恭敬经书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