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三种人生

达照法师  2011/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种人生是平面的,平得就像一张纸。这样的人生很单薄,只生活在表面的一层。按照一般世俗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必需有所依附。世俗的凡人依附的是名利、财富、地位、甚至情感等等,他们认为这些是可靠的,可以依附的。而实际上,这些恰恰是靠不住的。必需依附在某种外在的东西上,这是平面的人生的一个特点。比如,热恋的人把感情作为人生的依托,但感情是会变的。一旦对方变心了,你怎么办?所以,平面的人生它是立不住的,就像一张纸它站不起来,它会倒掉,它必须要找到一个依靠,依附在这个边上。可是,如果你的这个依靠不存在了,这张纸就倒下来了。有些人谈恋爱一旦失恋了他就自杀,为什么呢?因为他把他的整个生命——这张纸,就靠在恋爱这一个柱子上面。仅仅把名利、财富、地位、甚至情感作为人生的依托,是不全面的,也是靠不住的。因为他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太单薄了,他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幸福,只有这样才是快乐,而实际上生命的状态并不是这样。

第二种人生是立体的,就像这个杯子一样,立体的人生它可以自己竖立。就像有些人,他的生活,活着不是单纯地寻找某种依靠,他还有一定的责任感、他有一定的事业心、他有一定的荣誉感、他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这样的生活才会充实,即便遭受挫折,他荣誉没有掉了,他事业还在;他事业没有掉了,他的责任还在。立体的人生他不止是一面,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人生的立足点,自己安身立命的道。这样的人生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立,他不但可以自立,还可以给别人作依靠。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基本上是不能平面的。一定要呈现立体的状态,你越是立体,你的生命力就越强。你可以对任何一个朋友非常赤诚、非常好,你可以对家人非常好。那么家人如果有问题,有思想矛盾了,你可以跟朋友聊天交谈;如果朋友有问题了,你可以跟家人聊天。立体的人生会有很多的支撑点,立体的人生基本上是属于健康的人生。但是佛教认为立体的人生还是不够的,因为立体的人生,他自身还是要找到一个定位才能站得住。比如说这个杯子,如果放在这个边上的时候,可能就倒掉了,这是外在的,它自身必须站正了才行;你如果把它斜在这里,它同样也会倒掉,强力推它的时候,它也会倒掉。我们认为时间、空间、还有我们的道德、我们的人生观、我们的价值观,这一切都是构成人生的立体触角。有一天,这一切都垮掉了,你怎么办?可是你还活在这里,你想要的这一切东西都没有了。

第三种人生是圆融的,所谓圆融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状态呢?是讲十法界的第三种,就圆融的十法界。就是一个球形的人生,圆的球,皮球,这个皮球的人生是什么?这个球除非你把它放到墙上,放不住,放不住的地方,它就不会住,它只有放住了,哪怕只这么一点,它也可以放住,只要它能够放住。也就是说,如果他真的面临死亡了,人有生、老、病、死,那没有关系,他就死掉好了;但只要他活在这里,他有一口饭吃,他只要有一口饭吃,他的生命就能站得住。那么这个球的人生,他对环境没有选择,比如说你要放到桌子上,放到什么地方,这不是他的选择。只要你放在那里,他自身就是圆的,圆的是什么概念?就我们说地球的中心在哪里?

我们一蹬脚,就在这里。因为地球是圆的,你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地球的中心。那么球形的人生,它接触到这个面的时候,就是它站得住脚的这个面,无论它自身的哪一面接触到这里,都是他整个生命的重心,整个球的重心。他不会说:我这只脚重一点,那只脚轻一点。不会,他就是整个生命的重心。那什么意思呢?禅宗,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所以天台圆教讲,性具善恶,一切法皆是佛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随起一念就具三千诸法。就是你的念头,并不是说,我起了一个好的念头才是修行,就是你即便起了一个杀人的念头,也是修行。但是你这个杀人是为什么杀人,他要你选择了。你这个杀人,对自、对他都有好处,那你就是该杀,你所有的念头都没有错,没有罪过。在圆教的思想里面,我们凡夫或者所有的人,你所有的生命状态,全部给你展现出来,任何一个状态都是最正确的真理,它没有一点舍弃,所以叫汇三归一,开权显实,权巧的开出来了,你真实的就显现了。

那么这个球形的人生,按禅宗的话说:就是“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同时也是穿衣吃饭即是佛法。你说:穿衣吃饭即是佛法。大家都在穿衣吃饭,问题来了。我们看看自己的这一生,就是此时此刻,日本有句话叫“一期一会”。就是你的人生,现在在这里听话的时候,你的全部的重心,其实就在这里。我们佛教讲,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即便我们现在想到昨天,也是你现在想到的昨天,并不是昨天,它已经过去了;你现在想到我未来,其实也只是你现在想到的未来,不是真正的未来。所以你现在所有的展现,在当下的此时此刻,就是你生命的全体展现、全部的展现。所以,你现在既然有一个活着,能够了解、明白你生命现在的存在,你就是最圆满的,你就是蕴含了你的所有的智慧和慈悲。也就是刚才说的,这十法界在我们现在的当下,是圆满具足的,它是这样构成一个十界互具的圆融的理论。这是天台对于世界观、外在的客观世界,跟我们内在的心灵的,一种圆融互动的这样一种理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

现在偷的每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

最近单位在搞各项突击检查,大家都忙得手忙脚乱的,因...

金明法师《用佛法来剖析人生》

主席、各位同学: 今天承贵大学佛学会之约,来此演讲...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失败的成功者

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不净观主要是为了对治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贪欲...

忏悔的眼泪

人生的问题总是很多,解决了那样的问题,总还有一些这...

菩提涅槃

佛在七处佂心以后,怕我们大家落入断灭见,心不在内,...

达照法师谈弘法:关注众生,契理契机

谈弘法 关怀民生,要去观察社会需要什么 中华佛光文化...

【佛教词典】众病悉除

(术语)是药师如来十二愿中之第七愿也。玄奘译药师经...

【佛教词典】虎溪三笑

(故事)庐山慧远法师之故事也。庐山记二曰:流泉匝寺...

佛号招牌度众生

我要呼吁大家一个度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位佛教徒...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

觅心了不可得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抱着惭愧二字,可作入圣阶梯

印祖有一笔名常惭,一生自称常惭愧僧。 常思己过,对不...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

妄想创造出六道轮回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有...

星云大师《究竟的财富》

发财,是一般人共同的愿望。大家都希望发财,但是假如...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