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远离人我是非

济群法师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

一、不诽谤人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而相互诽谤攻讦,不但于已无利,甚且造成社会不安,殊不知世事乃因缘和合而成,人我之间具有彼此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要彼此和乐相处,共创安康的家园,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与随喜赞叹的胸襟。

二、不观是非

在大众中生活,难免会接触到是非,如果我们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观是非,让是非连在心中驻足的机会都没有,是非自然就会消声匿迹,否则终日计较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天天活在是非里,不但无法自在,而且起惑造业,招致无边的痛苦。

三、自观身行

所以佛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尘劳,若能进一步将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就更有益于进德修养了。经云:“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惟有自观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开采心中无限的宝藏。

四、谛观正法

如何自观身行呢?我们必须时时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如若不然,宁可正而不足,不能斜而有馀。何谓正法?一心制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三学增上是正法,四摄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九品念佛、十愿圆成都是正法。《楞严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惟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康庄的人生大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

慎言

去年冬天,一个安徽的朋友送给我一只山里的小墨龟。整...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问题是:生命的回归。 生命盛开在...

如何处理学佛与未学佛人之间的生活矛盾

问: 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

内心被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

【佛教词典】吉祥坐

坐法之一。凡三种:(一)出自不空罥索经卷九、慧琳音义...

【佛教词典】三种福因智因

【三种福因智因】 p0203 瑜伽三十六卷五页云:云何福因...

提婆菩萨的宽恕

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以手拈花,迦叶尊者破...

大安法师:护法与附体

问: 护法能让进道场吗? 大安法师答: 第一天我看到...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