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梦参老和尚  2019/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头,每愿是不同的,这叫别相;但是,同名行愿,是同相。那么,礼赞、供养,它是别的不同,这叫异相。这成就了我们一个普贤之因,就叫普因。但是,这普因呢,是共相。随便哪一愿,都是成就普贤的、行愿的因,但是各住各位。各住各位就把这个同相坏了,就叫坏相。大家先懂得总的意思。

但是,十愿不要把它分开。当你礼敬诸佛的时候,就具足了:称赞如来、供养如来、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每一愿,都具足九愿,这样理解。这就是华严的“一即一切”。当你礼佛的时候,你最初礼的时候,观想力啊、想象力啊,可能没那么丰富;当你礼赞久了,弄得纯熟了,当你礼佛的时候,就是抱着:赞叹佛、供养佛、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我们就从礼佛的时候开始说吧。当你礼佛磕头的时候,你要唱念、要称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南无大行普贤菩萨!”这就是赞。礼的时候就含着赞,叫称赞如来。礼佛的本身就是供养:口里赞叹佛的,口业供养;身体在礼拜,身体在供养;心里在思维,你拜的时候,不能不想到佛啊,这就是本身是供养。

这个供养,比你供养香、供养果、供养其他的七珍玛瑙都珍贵得多!这叫什么?这叫法供养。《华严经》讲的是:法供养为最。法供养的功德,比什么供养都大!这就是,在你礼佛的时候,就具足了礼、赞、供。礼佛、赞佛、供养佛。

那你礼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消过去的业障啊!礼佛的目的是忏悔过去的业障。你的想象必须得丰富。丰富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当你在礼佛的时候,你想到十方诸佛都在礼佛,佛也礼诸佛。释迦牟尼佛也礼佛,他礼十方之诸佛,他礼的是法性的、本体的、自性的佛。

你在礼佛的时候,随喜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一切诸佛菩萨、十法界的所有的功德,乃至极微细的一点点功德,也不舍弃。这就是随喜功德。就在你礼佛的时候,随喜诸佛功德。忏悔业障完了,随喜一切,一切的人家做的善业都随喜。

请转法轮呢?不是光是请佛说法,成说、差说、一切众生说……只要是他所说的,是了生死的、消业障的、能够得到幸福的,都请他们说。不分他是什么人,不分他是哪类的,乃至于畜生,都请他们说法,这是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包括一切诸大菩萨、一切善知识,都请他们长住世间,度化众生。在礼佛的时候,就具足了请转法轮、请佛住世。

佛在世间所有的度众生的一切方法、教化,我都学,常随佛学。

在你礼赞的时候,随佛学完了,学佛,佛是作什么?常度众生。所以就恒顺众生。

这个特别地难呐!恒顺众生,满足一切众生愿,众生有什么要求,恒顺众生。但这里头有个问题,众生作恶业,我随顺他不?“众生心,他造因”我随顺他,随顺而“转”!问题就在“转”。

完了把你上头的九愿,你所做的,同时回向。

就在你礼佛的这一刹那之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因为我们礼拜的时候,是随着佛学来的。佛入世礼拜,佛教导了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够这样地去礼拜啊!没佛出世说,我们怎么知道礼拜呢?怎么知道敬礼诸佛呢?怎么知道称赞如来?怎么知道供养三宝呢?

因此,在你最后的时候,就在礼拜的时候,从礼拜开始,都具足后头的九愿,九愿每一愿都具足十愿,这叫重重无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顺生死流的十种心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

【佛教词典】真俗

1、事理的别名。因缘所生之事相叫做俗,不生不灭之理体...

【佛教词典】无上丈夫

【无上丈夫】 p1063 法蕴足论二卷四页云:无上丈夫者:...

佛心是什么

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地藏菩萨对一切众生救度的最善巧方法

在地藏经《称佛名号品》里面,地藏菩萨利益众生,说个...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

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十念法」念佛仪轨

希望诸位平常坚持十念法能够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长时间...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刻薄的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