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201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修持,日常生活中,学习“忍”更是重要。在面对他人的叱骂、锤打、恼害、嗔呵、侮辱能够安然顺受,不生嗔恨;对于称赞、褒奖、供养、优遇、恭敬更能不起傲慢,耽溺其中、意气扬扬,不但是为人称许的修养,也是一种智慧的展现。

所以佛陀说:忍者无怨,必为人尊。佛陀也在《佛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而酝酿成的涵养。

佛教讲忍,有三种层次:

第一是生忍,就是为了生存,我必须忍受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饥渴苦乐,不能忍耐,我就不具备生活的条件。

第二是法忍,是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我见,我能自制,能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第三是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得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个平等美好的世界,我能随处随缘的觉悟到无生之理。所以忍就是能认清世出世间的真相,而施以因应之道,是一种无上的智慧。一般人都以为,忍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对违逆之境硬吞、硬忍耐。其实,忍并非懦弱、退缩的压抑,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是能认识实相、敢于接受、直下担当、懂得化解的生活智慧。怎么说呢?我就是四点为大家说明:

1、忍是认识:对每个当前所面临的好坏境界,先不急着做出反应,而能静心、冷静的思考,其中的是非得失、前因后果都清楚认识,才足以生起忍的智慧与力量。

2、忍是接受:认清世间的是非善恶喜乐,更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好坏、冷热、饱饿、老病、荣宠怨恨、有理无理、快心失意事都接受。接受得了,才有心思寻求解决之道,善因好缘就会随之而来。有一个叫花子,中了爱国奖券一特奖,高兴得不得了。由于需要等半个月才能领到奖金,他没有地方保存奖券,就把它夹到讨饭的棍子里面。等待期间,叫花子仍是欢天喜地,走路轻轻飘飘的,每天讨饭之余,都在梦想领到奖金以后,该如何规划?买一幢楼房,冷气、电视、冰箱应该样样俱全,还要一部轿车,再讨个老婆,几年后,带着妻儿到国外游乐,啊!那种生活说多惬意就有多惬意。想到心花怒放时,叫花子情不自禁把木棍扔到海里去,还不屑地骂了一声:“哼!我发财了,还要这乞丐棍子干什么?”没想到,要领钱时,才猛然想起奖券还夹在木棍里,可是木棍早已经随着海水不知去向了。

叫花子得意忘形,无法安忍不能静心接受,让大好美事成了泡影。反观东晋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侄儿谢玄以寡击众,大胜符坚几十万大军,捷报传来,正与人奕棋的谢安仍然不露声色,丝毫不为所动,淡淡然接受快心事,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安忍于动乱中,以冷静沉静回应一切,理出应付事变的方法。

3、忍是担当:很多人因为担不起“输”,担不起污辱,担不起逆耳的一句话,甚至担不起别人太好,天天在嫉妒嗔火里面讨生活,怎么不把功德,不把好姻缘统统都烧尽呢?当有人对我们恶口毁谤,无理谩骂的时候,能够漠然以对,以沉默来折服恶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担和勇气。明朝吕坤在《呻吟语·应务》中,有说:不为外憾,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能够接受他人的指正与批评,不为八风所撼,不为物欲所动,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担当。

4、忍是化解:苦的药化解,才能转苦为乐;乐的也能化解,才能增上。顺逆之境懂得处理、运用、化解,就是一种忍的功夫。你看,水受热便转为气体,水蒸气遇冷又转成云,那是因为水能化解外境的压力,才能随缘变化。纵观人类社会,从游牧到农业社会,到工商业社会,再到现在的信息时代,也是人类能化解大时代的种种变迁与考验,才能不断向前,走出新路。化解救是一种转的智慧。佛教的唯识宗提出“转识成智”的思想,主要就是说明世间一切的境界起于心识的分别作用,而产生美丑、好坏、优劣……种种差别,让我们在分别的世界里起心动念,扰攘不安。要怎么样才能不被纷扰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所迷惑?就是要善于调伏自己的心识,就要懂得化解,懂得转迷为悟,转忧为喜、转败为胜、转嗔怒为悲心、转娑婆为净土。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人事物境,如果我们心中有佛法,有忍得智慧,能由生忍、法忍,到无生法忍,渐次具足,自然能够放下世间的人情冷暖、是非荣辱,进而淡化对心外世界的执著,这样内心世界就变得宽广豁达,就能活得踏实自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能受气,方成器——曾国藩磨练李鸿章的启示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佛教词典】现世利益

(术语)专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获得现世之利益也...

【佛教词典】涅槃台

又称化坛。火葬之际置遗骸处。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荼毗条...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教化众生的四无畏功德

说法无畏,你要有总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来了,一...

念佛是要为你的死后做准备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我们的神识借助着父母的缘来投胎...

念佛含摄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

我为消业,抓了三副禅药

谦卑比山高比海深,无所不容。傲慢比麦芒尖比针孔细,...

如何理解众生皆平等

问: 当今社会太多不平等,而佛教里说众生皆平等,是...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