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部位出汗预示着疾病

2012/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暑伏侵袭,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虽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汗的好处,有些人出了会危害健康,有些人出的却是“养生汗”。以下为六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另外,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属偏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额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乳间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手脚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虚、阳亏引起。若因精神紧张而导致手足出汗则属正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

防癌数字

近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因预测报告,在未来1...

【推荐】佛佑中阴往生——德文法师的往生纪实

东林寺丈室衣钵德文法师,于2024年1月22日23时12分,在...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

火龙果可清除体内重金属

火龙果,又名青龙果、红龙果。其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佛教词典】随应辩

菩萨七种辩之一。谓菩萨能断法爱,以一切文字名义庄严...

【佛教词典】八难

(一)梵语 astāv aksanāh,巴利语 atthakkhanā。指不...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

居士团体男女共住不合适

现有不少居士团体,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修行,以求依众靠...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