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2013/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放下就会心安;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

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实,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梁启超谈治学与做人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

星云大师语录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在家居士健康的生活

广义的生活健康,除了无病之外,还有正常、和谐的内涵...

四个层次的生命

生命,是结合宇宙万物所共成的,但是每一个人的生命,...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

一代名家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佛教词典】如来常住

(术语)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

【佛教词典】结经

指于本经之后,更述要旨所演之经。为“开经”之对称。...

玄奘大师的生死观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原文: 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

星云大师《夫妇相处之道》

随着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男女,到寺庙...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