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触目遇缘无障碍

2013/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触目遇缘无障碍

《五灯会元》卷一七中,祖心禅师有次在堂上讲道:「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遂举拂子曰:「看!拂子走进西天,却来新罗国里,知我者谓我拖泥带水,不知我者赢得一场怪诞。」

在这段禅语中,祖心禅师用「心和境一如」说明自性。禅师认为心与境本来就如真如,触目遇缘无障碍。但一般人的毛病却是常常把它们分开,愚人除境不忘心,明智的人忘心不除境。

对于祖心禅师的「触目遇缘无障碍」这一句,我甚是喜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却是何等不易啊!

通常身处逆境中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达到自己的心愿或所求,也有的被人、被事、被物所困扰、伤害时,会痛苦难过,或黯然神伤。因而常常无法左右自己的思想,心情常被外境所牵,保持不了原有的宁静,看不开也想不通,摆在心里的,似乎都是山重水覆无法逾越的障碍,愤激和积怨的情感交织着纠缠着,在黑暗中徘徊不已。

禅宗北宗创始人神秀曾作偈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心佛本是一体,佛就是自己的心,求佛也只能在自己的心中去找。慧思禅师也曾经这样说:「道源不远,性性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禅道只有向自己内心去求索,因为它只存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若向自身之外去寻找是不会找得到的,世俗的解脱之道在哪里呢?同样的道理,想要身解脱,关键在于把自己的心结打开,心结一开,身必自由。

其实生活中都是顺境的有几人?大多数的人,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逆境。那么我们何妨把这些逆境看作是人生的一份厚礼,它是上天用来磨练我们的心智,不经坎坷者不会真正的成熟,不经历风霜的花朵也难以看到冰雪季节的美丽。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态度和方式来面对逆境。

一个女儿对她父亲抱怨,说她的生命是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只想放弃。她已厌烦了抗拒、挣扎,但是问题似乎一个接一个,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当厨师的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女儿的手,走向厨房。

他烧了三锅水。当水滚了之后,他在第一个锅子里放进萝卜,第二个锅子里放了一个蛋,第三个锅子里则放进了咖啡。

女儿望着父亲,不知所以,而父亲只是温柔地握着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说话,静静地看着滚烫的水,以令人炽热的温度烧滚着锅里的萝卜、蛋和咖啡。

一段时间过后,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各放进碗中,把咖啡滤过倒进杯子,问:「宝贝,你看到了什么?」女儿说:「萝卜、蛋和咖啡。」

父亲把女儿拉近,要女儿摸摸经过沸水烧煮的萝卜,萝卜已被煮得软烂;他要女儿拿起一颗蛋,敲碎薄硬的蛋壳,让她细心观察这个水煮蛋;然后,他要女儿尝尝咖啡,女儿笑起来,喝着咖啡,闻到浓浓的香味。然后女儿问:「爸,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解释:这三样东西面对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滚烫的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滚水中却变软了,虚烂了;这个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壳,起初保护了它液体似的内容物,但是经过滚水沸腾后,蛋壳内却变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却非常特别,在滚烫的热水中,它竟然改变了水。

「你呢?我的女儿,面对沸水,你愿意是什么?」

父亲慈爱地摸着虽已长大成人,却一时失去勇气的女儿的头:「当逆境来到你的门前,你作何反应呢?你是看似坚强的萝卜,但痛苦与逆境到来时却变得软弱,失去力量吗?或者你原本是一颗蛋,有着柔顺易变的心?你是否原是一个有弹性、有潜力的灵魂,但是却在经历死亡、分离、困境之后,变得僵硬顽固?也许你的外表看来坚硬如旧,但是你的心和灵魂是不是变得又苦又倔又固执?或者,你就像咖啡?咖啡将那带来痛苦的沸水改变了,当它的温度高升到一百多度时,水变成了美味的咖啡,当水沸腾到最高点时,它就愈加美味。」

这位父亲的话很有哲理,所以也令我印象深刻,时时记得也用这个父亲曾经问过他女儿的话来问我自己:「在生活如沸水的时候,我会做哪种人?」,答案也是明显的,我更喜欢像咖啡。当逆境到来,一切不如意时,我不会让自己像萝卜一样软弱,不堪一击;我也不会像鸡蛋,用一层冷硬无情的壳把自己封闭起来,让自己固步自封,从此以怨恨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我愿意做咖啡,愿意将外在的一切转变成自己成熟、丰富的资本,让外境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我不会让逆境摧残,而是要由我来转变逆境,转变那些令我不舒服不快乐的因素,让其成为改变事物和人的更美好、更善良的助力。」

我记起了祖心禅师的偈语: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

其实在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它最单纯,同时也最强大,一切风浪都无法触动。在逆境,只要我们能够了悟自心,明白这心原本是一切世间法,是出世间法的根本,而改变逆境的奥秘,就在于把它看成通向真我的旅程,你失去的都是身上的灰尘,得到的是那尘封已久的璀璨夺目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把心放开,不比较不计较

一年轻女孩前来哭诉说:种种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钱...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吃葡萄的哲学

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

让外境成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这世间,生活周遭一定有很多的人、很...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不流汗的运动

朋友约我到大饭店的俱乐部去做健身的运动。 健身房里...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佛教词典】三支

(名数)因明之宗与因及喻,曰三支。宗者,所立之义也...

【佛教词典】百光遍照王

(佛名)大日如来也。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