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

2014/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

近年来我与中医师颇有缘分,先后认识十几位中医师,大部分都是正在学佛或者即将皈依佛门的三宝弟子。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若发心正直,则实可济世救人。那么,在当今末法时代,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呢?这是我一个中医师朋友给我提出的问题。正当我反复思考时,《印光法师文钞》给了我答案。

印光法师在其《文钞续编卷下·学医发隐》中说: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傥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冤家对头,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祟,反感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凡婴此病,及医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义。二、内伤,或用心过度,或于酒、色、财、气,各有嗜好。

若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兼用药治,必易痊愈。傥不注意于根本,唯仗医药,亦难见效。纵效,亦不能永不复发。三、外感,但能依前内伤所说之法而行,纵有外受风寒暑湿之患,亦极易治。若不注意于惩忿窒欲,闲邪存诚,即外感亦不易治。以根本受伤,徒治枝末,殊难得益。所以圣人致治于未乱,保身于未病,虽无治保之奇绩,其为治保也大矣。

余素不知医,颇欲世人咸皆无病,日持《大悲咒》,加持净水。有久婴痼疾,中西医士均不能治者,令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及念观音。果真至诚,即可立刻回机,不久自愈。纵不即愈,决无加重之理。且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又无所费。汝欲学医,虽以针灸药品为事,须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以期彼此同获现生身心安乐,临终决生西方。则不负为佛弟子,随分随力,普利自他之道。

若如世之庸医,唯期得利,不以救人病苦为事。纵令财发巨万,亦只得其自身永堕恶道,子孙或成败类,或竟灭绝。徒得自利利他之机,反成害人害自之果,可不哀哉,可不畏哉。

《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独世之大聪明人,多多皆是欲得福乐,反召祸殃。汝能不随彼流,当可得大国手之名实,否则便是民贼而已。何取何舍,祈自择焉。”

观此文要点有二:一是发大菩提心,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二是不可唯利是图。

我很赞叹我认识的一些中医师朋友们:他们经常组织义诊,免费把脉针灸,即便开药,也尽量开最便宜最有效的药物,或者就地取材,随手用身边不花钱的植物入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经常搞讲座,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如此种种,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反观个别唯利是图者,眼睛里只有“孔方兄”,常常根据患者的衣着打扮猜测患者的经济状况,猜不出来的就直接问患者或其家属从事什么工作。如果是公费医疗或者达官贵人就开贵药、好药、进口药;如果是经济状况不佳,没有公费医疗的就三五分钟应付了事;或者为了卖药,根本不考虑患者的病情就随便开药,在下就曾见过医生给感冒病人开了一大堆补益类的药品,着实把人吓出一身冷汗。还见过离谱医生,患者本是寒症,却一下子给开了半年的凉药吃,让患者的病症雪上加霜。更有甚者,如果患者没钱,则见死不救。他们的这种恶劣行径,不仅将来自己会受到不好的果报,而且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修合无人问,存心有天知”是北京同仁堂的古训。就是因为这条古训,同仁堂300多年来生意越做越大,而且乐氏后人绵延不绝,这是最好的因果实证了。

普愿天下的医生们,都能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为自己培福德,为他人谋福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润肺止咳的12种食物

(1)梨 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

不被自己的嘴所摆布

从马路边的野摊串串香飘,到高级酒店的山珍海味包抄;...

木瓜5大法宝护肝脏

木瓜的营养保健作用流传已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质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菠菜的营养与功效

菠菜的营养价值 1、通肠导便、防治痔疮:菠菜含有大量...

肠胃的「四敌五友」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20道美容养生素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 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 材料:莲...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么,佛者觉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佛教词典】缘中

指藉境系念时,心所缘之境中。初学者为令心住于缘中而...

【佛教词典】穿耳僧

(杂名)印度之僧,多系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众吼集...

圣严法师《佛法与教育》

佛的意思是觉,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从智慧的...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宣化上人:有脾气的人就是苦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的拜佛、念佛,还有礼...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