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好脾气,真财富

2014/04/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好脾气,真财富

泰国的传奇人物─白龙王告诫: 人只要脾气好,凡事就会好。很多人来到这里都问我:我的事业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缘好不好?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气好不好?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学习的事。

第一、学习认错

人常常不肯认错,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不认错就是一个错。

认错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会大众、上帝,甚至向儿女或是对我不好的人认错,自己不但不会少了什么,反而显得你有度量。

学习认错是美好的,是一个大修行。

第二、学习柔和

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到了人生的最后,牙齿都掉光了,舌头却不会掉,所以要柔软,人生才能长久,硬反而吃亏。

心地柔软了,是修行最大的进步。 一般形容执着的人说,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钢铁一样。

如果我们像禅门说的调息、调身、调心, 慢慢调伏像野马、像猴子的这颗心,令它柔软,人生才能活得更快乐、更长久。

第三、学习生忍

这世间就是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万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会处理、会化解,用智慧、能力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认清世间的好坏,善恶,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学习沟通

缺乏沟通,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

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

第五、学习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人生的岁月有限,认错、尊重、包容才能让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学习感动

我们看到人家得好处,要欢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动。

感动是一个爱心、菩萨心、菩提心,在我几十年的岁月里,有许多事情、语言感动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办法让别人感动。

第七、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我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我们从自己做起,不要总是指责别人的脾气不好。每天晚上睡觉前问问自己:今天我发脾气了吗?

成功,不在于您赢过多少人,赚取多少的财富,而在于您帮过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因为有您,而变得更健康、活力、绽放,您帮过的人越多,那么您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人们常说,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

法忍和生忍

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

燃烧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惟贤长老《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三学之含义 各位同学、各位居士: 我来到三学读书会,...

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马上就要论及...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佛教词典】离生喜乐地

即色界之初禅天,因此天是脱离欲界之罪恶,而生喜乐二...

【佛教词典】苦无味受

【苦无味受】 p08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二页云:...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范蠡人生的八智慧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