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2014/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有些修行者诵经诵了好多年,可是不知道经中讲的是什么道理,自己也没有开启智慧。

要是一个知道诵经窍诀的人,若如法地按窍诀诵经,就会很快受到法义的加持,而开启智慧。

诵经的窍诀有六个步骤:

一、观想法会圣众;二、修供养;三、修皈依;四、发菩提心;五、安住;六、回向。

一、观想法会圣众:

我们不管诵哪一部经典,首先,要把我们诵经的处,所观想为讲这部经典的法会场所。然后,要明了地将大恩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法会圣贤等众,清清楚楚地观想出来。再观想自己身在法会之中。这样观想,就会使得诵经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经义。

二、修供养:

我们如前所说把一切诸佛圣贤等众都观想出来后,就要开始修供养。这时,我们要观想自己在意幻中,以种种七宝,供养佛陀及诸大菩萨和阿罗汉等。

经云:行者无物供养三宝,于意幻观想供养,亦可得如实供养的功德。意幻供养和真实供养的功德,是一样的。所以,在诵经时,亦可以修供养。

三、修皈依:

我们在诵经时,若不能生起究竟的归投三宝的心,就不能与三宝所弘之法相应。所以,在诵经前,必须要修皈依。我们供养完法会圣众后,就要紧接着观想自己与一切众生,恭敬地在三宝前顶礼皈依,心中念诵皈依偈颂。

四、发菩提心: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佛法都是大乘教法。我们修学者一般学的经典,都是大乘经典。学大乘法,就要有大乘的心态。

什么是大乘的心态呢?那就是菩提心。所以,我们读诵大乘经典时,就要有相应的发心。

当我们修完皈依后,就要观想自己在诸佛面前发起大愿来。心中这样想:

慈悲的导师佛陀啊!愿您加持愚痴的我,令我开启无上的智慧,成就圆满正等觉,圆满度化一切众生。

这样发愿后,再观想自己发完愿后,佛陀很是欢喜地从五体中,同放清净宝光,灌入我们的头顶,来加持自己,由于佛陀的加持,从而清净了自己的闻法业障。

我们在往昔时,曾经造过好多对佛法的诽谤等障因,所以,此生要想很快的领悟佛法,就要清净往昔所造闻法违缘的障碍。若不观想净除业障,就不可以很快的了解法义。必须发起菩提心来。这是很重要的。

五、安住:

前面的前行,具足了以后,就要趋入正行而来诵经。在诵经时,我们要把心所缘在经书的字里行间中。一边诵、一边观想这些经文化成光明,融入自己的心中。诵经不要追求速度和数量,要注重诵经的质量。字句分明地诵经,是最好的。

六、回向:

当我们诵完经后,观想这部经典化成光明,融入自心。然后,就恭对佛陀之前发愿回向:把诵经的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皆能成就无上智慧,究竟地出离生死轮回诸苦。

我们圆满了这六个窍诀来诵经典,这样就会获得诵经的觉受,这样才可以很好的理解经意法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

你真的信佛吗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

星云大师《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佛教词典】作意处

【作意处】 p0686   此卽所知事同分影像之异名。...

【佛教词典】行事钞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

亦名:主客相待篇 子题:主、客 行事钞·主客相待篇:...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身体查不出病因,能否如愿往生

问: 我生病十多年,发病时情绪不受控制,医院查不出...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于压力过大,而又没有及时得到解压,长此下去的话,很...

孝顺父母可改变诸事不顺

第一篇:原理为什么孝顺父母,可以解决工作、姻缘、资...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问: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发脾气...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