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2014/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师: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弟子。二则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坚守如来圣戒,以自度度人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处于在家修持,为了适应家累故,可行男婚女嫁,无妨也。佛陀大慈大悲特为在家弟子立了五戒法,此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是人道的护照,顾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保障,使人伦道德更具有次第,让家庭、社会、国家安和乐利,敦亲睦邻。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立场所需,是欲界众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众生而言,色界众生则无男女之欲,无饮食之欲,以禅为食,清净自得,无此男女之欲所累赘,依此循次渐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三界,便无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处于欲界众生之所须要,毕竟,众生(梵语bahu-jana)是以欲为依为命,乃六道中的一环;若已证果或出三界的圣者,对婚姻已解脱,不须受婚姻所束缚,因而牵缠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尘欲所染。

总而言之,圣者已证得圣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与不婚姻已无法束缚圣者的境界,犹如莲花处于污泥而不染,清净自得故;六道众生于种种之欲未得解脱,故须以婚姻来衬托,以达人伦次第,带来人道美好和乐为通途。

婚姻不顺该怎么办?如何成功的经营婚姻?

宗萨钦哲仁波切:两千年前跟现在的婚姻的定义很不同的。我们现在有许多挑战。以前没有电视,所以先生、太太和小孩晚上都一起弹钢琴,而现在的婚姻,先生太太必须以工作为生,因此他们有不一样的工作,他们还有两个电视,各看各的节目,这些状况自然就产生一些力量来重新定义婚姻。这是半开玩笑的:婚姻应该以这样来了解,把它想成像一个公司一样,为了经济与人力节约的原因而有一些规条;而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要说婚姻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夫妻之间相互给予对方自由,而不是互相限制、管束。

仁炟法师: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加持。心态要正常,无论家庭,还是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什么不顺,都要保持好心态,所谓的平常心。有事情还要多求观世音菩萨,向菩萨求助,观世音菩萨会加持的。

了幻法师:只要你相信三世因果报应,种善因必得善果,持之以恒,终必见效。

幸福的婚姻,来自我们前世及今生的行为方式;幸福的婚姻,不是天赐,也不是命运安排,完全是我们的所为感得的果报。婚姻不幸福,用不着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而要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改变自己的婚姻和命运。

(1)、相信种因感果,相信凡事皆是自作自受。佛经云:“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明白我们的现在的一切,不过是业感果报,我们心中的积怨,相信便会大大减少;

(2)、对已不幸福的婚姻,不可雪上加霜,破罐破摔,而是要善加维护;“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为大悲。”

要学会找对方的好处,找自己的不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慈悲心,要有“以德报怨”的胸襟,慢慢修复家庭关系。即使不达理想,也不可意气用事,动辄便提离婚,这是最不好的。

(3)、要多做好事,积善积德,并将此功德回向,以释结解怨。中国的《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人如能常做好事,则命运一定好;如常做坏事,则终将遭受恶报。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

明代袁了凡先生的故事,便是改造命运的最好例子:

袁了凡是明代江南吴江人。隆庆四年(1570)举于乡,万历十四年(1586)中举为进士,授宝坻知县(县长);后擢兵部职方司主事。了凡先生早年曾在云南慈云寺。遇到一位道貌岸然的孔先生,孔先生为他算命,断定他一生的吉凶祸福。并预言他命中无子。袁了凡记下预言,“试数皆验”,袁从此认为一切皆为命定。后来在南京遇到虚谷禅师后,受其教诲努力行善,在当县长期间,努力为百姓谋福,命运也发生巨变,不仅所求逐愿,且于中年后生得两个儿子。为教育后代,他专门写下《了凡四训》一书,以自己亲身经历,教导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消除灾难、如何修善积福,以作家训传子。

《了凡四训》一书对后世影响极大,许多人效仿袁了凡先生,积极行善,其效果明显,不少事例收于诸善书之感应篇,流传至令,可说影响非常之大。

如果向袁了凡先生那样,努力改过迁善,婚姻及命运自会改变。

了幻法师: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

耕云先生:“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中庸》上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什么叫做君子?就是有自尊、有尊严的人,他的道德是从夫妇开始。而人类的进化,由草昧进入文明,由浑浑噩噩进入大清明的人类社会,也是从夫妻开始。因为没有夫妻以前,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样的社会谈不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了夫妻之爱以后,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亲、夫妇有义,所以爱也是道德的根源。”

其次,生活中要始终相敬如宾。

要认识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妻子不是丈夫的寄生虫;丈夫也不是妻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

一对夫妇,由恋爱而结婚,在恋爱时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诚坦白的态度,专以隐己之恶,扬己之善的技巧来博取对方的欢心,这样的恋爱假使成熟,就要结成不良的后果。往往到了结婚以后,以为双方的名分已经确定了,夫妇的关系已有保障了;于是彼此过去抑制自己,博取对方欢心的观念就改变了。一切行为就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反以为客气是虚伪的假面具。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倘不体谅对方的关心,反怪他为麻烦,不赞美对方的谦逊,而说她卑下;再不客气的还企图屈抑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彼此把所有的劣点毫无顾忌的暴露出来了,结果日久生厌,只觉得对方的讨厌可憎了,恋爱时的可爱也变得荡然无存。

诚如佛在《无量寿经》里说:“自妻厌憎”,和《玉耶女经》里说:“见夫不欢’。彼此厌憎不欢,于是双方感情转趋破裂,甚至造成不幸的悲剧。

婚姻、家庭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是不是就不要结婚了呢?

达真堪布:不是说不让你结婚生孩子,而是不让你执着这些。一切随缘,你可以结婚。如果你执着了,不结婚,不生孩子也是一种苦恼;若是你真正看破、放下,有智慧了,结婚生孩子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解脱。佛示现成佛以后,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天没有讲经说法?就怕众生不相信,怕众生不明白。一讲空,就认为什么也没有了;一说有,一下子又执着实有、真有了。这里也是,一说结婚、生孩子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不能结婚了?这也是一种偏见,其实不是这样的。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了幻法师:婚姻本身是责任和义务的肯定与承担。

通常一般人在结婚之前,不但没有想到如何让父母颐养晚年,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可是,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室,同时因为孩子的诞生,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而产生家庭的责任感。所以结婚和没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责任的肯定与开始。

婚姻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是绝佳人生的历程。

佛教规定在家居士要守五戒,其中的不邪淫戒更是非守不可,同时强调,夫妇彼此之间要互守信诺、互守贞操等,由此可见佛教对婚姻的重视。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是夫妻共守。因为邪淫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种罪业是很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逢场作戏没有关系,假戏真演,终会导致婚姻破裂;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可能感染花柳病、梅毒、爱滋病的病毒,而带回家传染给妻子,贻祸给后代。就心理层面而言,不论男女,一个人有了外遇,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着出现,问题不断衍生,造成社会的不安,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人际关系因之扩大而改变。面对人生的新境界,更应秉持慈悲的精神,来对待、照顾另一半的亲人,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同时也应以智慧来处理家务事,以理性来迎接儿女的出生,给予适当的教育。这是在婚姻过程中,应该学习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

心律法师:分手,也可以很美好

近来关于明星分手的传闻不少,其实说起来,明星离婚,...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太虚大师说:佛说之八正道,乃依之观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楞严经共10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伤害你,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是...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推荐】净土祖师们提倡的念佛方法

十念法: 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北魏昙...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佛教词典】结病

(譬喻)结者烦恼之异名。譬烦恼为身之病也。智度论二...

【佛教词典】多闻坚固

(术语)五坚固之一。佛灭后第三之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解析禅的内涵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

释尊以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

虔诚的回向,让逆子回头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