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见溥法师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记》,因为大师文中提到:“三界梦宅,浮生如梦,逆顺苦乐,荣枯得失,乃梦中事,时其言也,乃纪梦中游历之境。”“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吾人所居住的是欲界,指存有色欲和食欲的有情世界。大师告诉人们,生活是一场梦,世界就是我们梦里共同的家宅。所有的顺逆、苦乐、荣辱、得失,都只是梦里的情节。一般人在梦里,有人、事、时、地、物,心情也是起起伏伏,感觉很实在;但是一觉醒来,知道是黄粱一梦,很容易就把一切的喜怒哀乐抛在恼后。因此,如果能把生活中的得失、是非也看作是梦境,就能体会经中所说“无住”的道理。

五阴如幻 巧作佛事

憨山大师说:“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众生误认有个“我”存在,因而有了物、我两立,所有的是非、爱憎、喜怒,随之而生。由于认为身体、感受、想法、念头……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眼前的境界与所有的情绪,也就变得非常真实。

每天早上醒来,只是从一个梦境换到另一个梦境。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紫柏大师认为这个偈子的意义,已经涵盖一切佛法的内容了。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认定的器官、组织、体液、体温等。分析之后,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我。而感受、想法和念头,都是因为外面的环境所引起的。例如,口渴时,喝水的念头生起了;喝完水,一切念头也都消失了。然而,我们何曾想过:“这些念头及感受是如何生起的?之后又去哪里了?”“我的习惯,以及我喜欢的食物、服饰等,真的就代表我吗?”“听到他人的称赞或责备,心中的无数感受,是别人给我的吗?感受只有自己有,似乎不是别人给的,但这些感受是真实不变的吗?”如此分析之后,是否发现生活就像憨山大师所说的,如梦如幻?

虽知诸法幻化,但也不妨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憨山大师受到妙峰禅师的启发,契悟了“境由心生”的道理,证入耳根圆通。其后,“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其修行之德,感得皇太后敕修海印寺。入京谢恩时,造成全城的轰动。之后久居山东,刚到的时候,当地人从未听闻佛法;离开时,三岁小孩也懂得念佛。无奈神宗皇帝的迁罪,一夕之间成了阶下囚,甚至被除去僧籍,流放充军。虽然失去了出家众的身分,仍然本着佛弟子的本分做事,甚至重修六祖曹溪祖庭。结束流放的生涯后,以近七十岁的高龄,重披僧服,十方学人闻风而至。

人法常空 实无缚脱

大师的一生,从显贵到没落,其坎坷不是人们能够想像的。假使不了知“人生如梦”的道理,如何得以这样洒脱?因不忍众生在迷梦中受苦,所以来此一遭,以大慈悲心度化有缘。走完一生,留下修行的心得著作、得以续佛慧命的弟子,以及供人瞻仰的全身舍利,令末世众生起大信心。大师如同暗室中的蜡烛,燃烧自己,点亮我们的觉悟之路。

古德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虽是圣者的境界,却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在生活中学会触物起照,境界现前时,自问:“谁在高兴?谁在烦恼?我在哪里?”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渐能看淡生活中的得失。久之回想一下,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自己还记得多少呢?又有多少如梦境一般,再也想不起来呢?

或许有人会问,这人生大梦何时能醒?就端看我们在梦中,如何不离世间又不着世间。藉由看清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本质,效法祖师的大慈悲心,从利益众生当中,看清无我的真相,才是真正的觉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设定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推荐】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宏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法会

那各位我们现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为有十几到二十位...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

为什么无常的观念最殊胜

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所有的脚印当中,大象的脚印最殊...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

【佛教词典】变坏

(术语)变者,有形之物,异其相也,坏者,对于外物不...

【佛教词典】办事

禅寺中从事杂务者之总称。如寮元、寮主、副寮、延寿堂...

八宗共祖 千部论主

龙树菩萨生于印度,是汉传佛教禅宗、净土宗、天台宗、...

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圆寂

一代宗师逝矣 慈悲精神永存 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圆寂...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

一句名号成佛有余,何况世间的福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