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净界法师  2015/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执取。什么叫局部的执取?叫“随所生所系”,它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相貌,它就住在它自己所变现的相貌。

比方说蚂蚁,你看蚂蚁它的世界,它就去住在这个糖果、饼干;你给它一个黄金,你说:黄金比饼干值钱。它不管你,它就喜欢饼干;你看这个鸟,它就住在那个虫,它整天只看到虫;猫它的心就住在这个老鼠。

忏公师父以前在斋戒学会的时候讲《唯识学》,他讲一个实际的譬喻:他说这个猪啊,公猪看到母猪扭扭捏捏,就觉得这个猪很丰满;他说这个蛇,公蛇看到母蛇,诶…这个蛇长得很苗条。这就是随所生所系。你变成一个果报的时候,你说我今生很喜欢什么,其实你来生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今生喜欢钱,你变成蚂蚁你还喜欢钱吗?不可能!但是那个攀缘的本质没有变,问题出在这个地方!

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即将要结婚,后来这个女众在结婚的前一个礼拜,跟另外一个男众结婚了。这个男众打击很大,他觉得受到重大的创伤,就一病不起了。当然这个心病没办法治,他的母亲很着急,找很多医生给他看,也看不好。后来刚好有一个出家人,一个行脚僧从他的门前经过,他母亲就觉得这是一个希望,就把这个师父请进来,希望这个师父跟这个年轻人开示、开示。这个行脚僧,他一入定啊,就知道,哦!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了。他就叫这个年轻人睡一下觉,休息一下…你太累了。那么这个年轻人在睡觉当中,这个出家师父就以他的神通力,让他看到他过去生的因缘。

这个年青人在睡梦当中,看到:一个茫茫的大海,就在大海的岸边,出现一个女众的死尸;这个女众,可能是一时不小心掉到海里面死掉了,死掉以后,大海就把她冲到岸边来。有一个人走过来了,这个人看到死尸以后,动了悲悯心,摇摇头,哎呀,真是可怜!就走掉了;过没多久,又来了第二个人过来,看到这个死尸,也动了慈悲心,他的慈悲心是更强烈了,就把衣服脱掉,盖在这死尸上,给她几句祝福就走了;没多久,第三个人又过来,看到死尸,他起了非常强烈的慈悲心,就挖了一个坑洞,把她埋在坑洞里面,入土为安,把它盖好,上面再放个十字架就走了。这个年轻人在梦中,看到这些之后,他就醒过来了,师父就对他说:你看到你前生了?是啊!他说:你是第二个人,你衣服给她,所以她陪你三年,你也够了!她嫁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帮她埋葬,她要用一生来陪伴他。因缘不同啦!对不对?

我们经常会觉得,好像别人对我们不够好,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过去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因缘呢?所以一个人要能够认命,很多事情就很好处理了。我们一再强调: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你先相信你今生是业力变现的,你要先相信;一个人不能认命,你就很难修行。其实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是息息相关,今生你脱离不了过去的,把过去切割…只有佛陀做得到,你肯定被过去业力所牵引的,今生当然也会牵动到来生。所以我们对于今生的因缘,真的是要认命放下,但是你的重点是在未来——开创未来。

当我们在做善法的时候不够用心,随随便便地去做,你来生就不要去埋怨,为什么你的功德是这么少,别人的功德是这么大,因为别人在因缘当中,所付出的心力是不同的。所以过去可以让我们当作检讨,为什么我生命的因缘是这个样子?他的因缘是那样子?他就是多一份的用心嘛!同样一件事,同样的拜佛、同样的持咒,为什么他来生是这么一个广大功德,而我今生是这么微小呢?就是你是不是把那个心放进去。

所以说万法唯心——你前生的用心,把今生的果报创造出来了。这一部分认命,反正过去也不能改变了。但是你今生点点滴滴的用心,又开始在累积来生的果报,这个地方你要注意了!这就是唯心识观的整个思想:唯识所现,唯识所住,唯识所变三个内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后,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为...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

【佛教词典】夺比丘衣戒犯缘

亦名:夺衣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成犯五缘;初...

【佛教词典】金刚

(一)梵语 vajra,巴利语 vajira。音译作伐阇罗、跋阇罗...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每天我们可能都跟佛陀擦肩而过

我很喜欢提一个故事,一个我们在印度朝圣的时候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