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2015/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

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义。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与欲望、无常与情绪苦乐……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如实的本貌。

简而言之,只要你专注当下,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

所以,只要如实、认真、带着觉察去生活,试着时时刻刻检查自我,丢弃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以一颗清净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师。

修行必须从实际问题入手,不能空谈玄谈。空谈玄谈没有任何意义。道理你能说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恼,修行有什么用呢?修行必须在生活中具体烦恼或痛苦的事实中进行。

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

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如果你陷入生活的无聊,这无聊是道场;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

如果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必须从那里进行。

不要移过婚姻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无聊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题——而跑到寺庙、禅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谈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萨去,去念阿弥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没用,你的道场选错了——你在外道修行。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修行应该哪里有问题在哪修,修通那个问题。在寺庙、在禅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没问题那有什么用?

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显示,“看,这个问题难不住我”,“它不是问题”、“什么也不能带给我问题或烦恼”、“存在只能给我喜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

《十牛图颂》略说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

防止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

对道心的改变要有警觉力

要盖成一栋房子不容易;要摧毁则很简单!修行也一样,...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推荐】《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佛教词典】雕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

【佛教词典】丙丁童子

禅林用语。原指司灯火之童子。丙丁,即天干中之“丙、...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

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

接手书,并闽佛化社书,及大纲大事记。备悉此社尚正当...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星云大师《如何安心立命》

处在当前这个充满声色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安心立命...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