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净界法师  2015/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认修学的目标,这就是一个水库的理论,我们今天念佛是片断的对不对,我们不可能整天念佛,我们今天念半个小时,明天念半个小时。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他可以把前面的半个小时跟后面的半个小时累积起来呢?是他有水库呗。他可以把他点点滴滴的水累积起来,因为他有固定的目标。那么你没有目标的时候呢,你的佛号就散乱了,就像这个下了很多的雨,但是你没有水库,结果你还是没有水,因为你没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个引生修行的动力。修行,有些人是真的把力道放进去,有些人是没有,所以这个动力是自己知道而已 。第三个突破自我设限,我们习惯于活在过去,我们自己会有一种妄想会约束自己,那么这种如果你没有目标你很难突破自我设限。

我过去讲过一个公案,诸位可能还记得就是说,有一个猎人他买了一只老鹰,这个猎人为了省钱就把老鹰放在鸡里面跟鸡一起养,那么这个老鹰从小跟鸡在一起学这个鸡的动作,学鸡的声音,长大以后耳濡目染它认为他是一只鸡,只是长得比较大而已。那么长大以后这猎人想说老鹰应该开始训练,让它能够飞翔干一点实事。但是这个老鹰它心里面有一个障碍,它认为它是一只鸡,他就觉得这个主人很奇怪,为什么要训练我?我就是一只鸡,你看到鸡有在天上飞的吗?

那么这个猎人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失败了,不是这个老鹰没有能力,他自己心中有障碍因为它自我设限,我们很容易被过去的习惯所限制。那么猎人在伤心之余,就准备放弃这只老鹰了,就把这个老鹰带到高山上,让它自由落地就把它放下去。那么这个老鹰快要坠地的时候它的潜能发生了,它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它展开它的强壮的翅膀,快要接触地面的时候它飞翔起来了,变成一个真正的老鹰了,突破自我设限。

有人问一个问题说,我们为什么要受戒?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修善就修善,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呢?因为你没有受戒,你没有戒体就是没有发愿,你没有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没有发愿的时候你的生命就进进退退,但是你受了菩萨戒以后你是有一个愿,所以受菩萨戒以后,在菩萨戒里面有一个很重要你不能画地自限。你看到很多戒文你不能说我做不到,不可以。受了菩萨戒你要说我慢慢做,还可以。你可以说我慢慢做,你不能说我做不到,这句话你千万不要讲,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你不要说我没办法改,我从小就这么回事,完了,你果然是不能改。

你要告诉你自己我慢慢改。所以这个发愿它会让你突破,突破自我设限。那么就是说我们必须先有目标,才有所谓的过程,这引导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 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 出...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六种往生净土发愿文

历代祖师大德依据净宗精要,针对行人根机,曾撰述诸多...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

万病的根源来自杀生

在人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同时,放眼望去,人类的物质享...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佛教词典】乌荼国

乌荼,梵名 Odra。东印度之古国名,其地相当于今之奥立...

【佛教词典】十地心

出自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为十地之异名,即:四无量心...

听经闻法要防止三种过失

现在很多人虽然皈依佛门很久了,但有的法没有很好地听...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

《善生经》的启发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略谈学佛大要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