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痛苦源于执着,放下产生快乐

2015/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痛苦源于执着,放下产生快乐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着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当年,慧能大师作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超脱物外、超越自我,这是一种什么心境?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

禅宗八祖马祖道一禅师也说过一句话:"平常心是道。"事来就应,不思虑,不计较。有人请教禅师如何修行,禅师说:"困来睡觉,饿来吃饭。"人家很奇怪,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啊,怎么就是修行了呢,于是再问。禅师说:每个人是在吃饭,但是不好好吃饭,千般计较;每个人是在睡觉,但是不好好睡觉,百般思虑。

过于计较,过于思虑,人们就会被杂念所困,就是失去自我,成为杂念之奴。禅师让我们用平常心来消除杂念,不要去想得了又如何,失去又如何,反而可能做得更好。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奥地利女孩韦格,天生丽质,聪慧可人。她在一所大学专修油画,男友为她筹备个人画展。当出现经济危机时,男友鼓励她参加世界小姐选美,因为初赛的奖金高达5000美元。她去了,而且一路选到了拉斯维加斯。她成了1987年度的世界小姐。韦格想开画展,可她已经不需要画展了;韦格想和男友浪漫缠绵,可她也不缺少浪漫了。身为世界小姐,她一下子站在了荣耀和财富的顶端。当她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患上了一种名叫克里曼特的综合症。这种病症的最大危机在于,双眼视力逐渐衰竭,直至失明。韦格几乎是绝望地陷入黑暗之中了。

消息传出,一位名叫帕迪的南非小男孩给她寄来了一包土,说他们那里的人用此治病。韦格不相信那包土,怀着姑且一试的想法用了,奇迹却发生了,她康复了。后来,韦格嫁给一个美国富翁。后来她又离婚了。她先后嫁了六次,可是没有一个男人令她倾心。最后,她自杀了。

痛苦源于执着,放下产生快乐。人生有太多的欲望,不懂得放下只能与忧愁相伴,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人生有太多的诱惑,不懂得放下只能在诱惑的旋涡中丧生。人生要过得有意义,需要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着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有一位修行非常高的老和尚,收养了一条流浪狗,每天都要在傍晚喂食。老和尚在为狗送饭的同时,总是念念有词地唤着:"放下!放下!"

徒弟们觉得很奇怪,就问:"您为什么总是说‘放下’呢?"老和尚不语,让他们自己去悟。徒弟们就观察老和尚,终于发现:每天当师父喂完狗后,就不再读经了,而是自己到院中打打太极拳、悠闲地散散步或者看看日落,惬意地享受生活。

徒弟把观察的收获告诉了师父,老和尚微笑地点点头说:"你们终于明白了。其实我在叫狗的时候,也是叫自己’放下’,让自己放下许多事情。因为人们不可能在一天内做完所有的事情,你只要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就已经很好了。"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会为了蝇头小利耿耿于怀,会为了一些冲突和矛盾彻夜难眠。要想从苦难中解脱,就要超越个人的存在,拥有一颗无着心,无着心便是没烦恼的状态。《金刚经》上说,"应生无所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于事事无着的人而言,内心是"虚空"的,所以大肚能容,没有偏袒,不必执求。

大珠慧海师曾言:"本自无缚,不问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佛家又云:"忧生于执着,惧生于执着;凡无执着心,亦无所忧惧。"面对贪嗔痴及诸烦恼时,我们能够悠游法界,心灵自由,就会当下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对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我亲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

有一丝毫的放不下,功夫就不得现前

想得一个见地,想得一个功夫,这都不是想出来的,想也...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人生不过一个「赢」字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

公主的发夹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

游本昌的济公人生

他在江苏泰州出生,是家里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预...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

随业往生与随念往生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

【佛教词典】和合性

梵语 sāmagrī。略作和合。唯识宗所说百法之一,二十...

【佛教词典】力波罗蜜菩萨

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力波罗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