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衍慈法师  2015/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先要觉知无常的道理,世间上不论物理、生理,乃至心理包括善恶念头,思想上包括贪恋欢喜的东西、或怨瞋的事, 无不在顺逆苦乐、成败得失等的变化之中。如《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陀苦口婆心以种种言辞,千言万语,点滴无漏地教导我们,世间一切有为法,唯心所造,因缘果报,自作自受,欲得解脱,离苦得乐,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只要心做到「应无所住」不住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境,那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待人处事即能提得起,放得下,则内心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这样人生就自由自在了。

既知「心」有所住,并成为烦恼的根本,应将此有分别有所住的心转住念佛、静坐等修行道业上,这是最安全,最恒常,圆满清净。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自在,那就我们一起来努力学习, 心无挂碍实行佛陀的教示「应无所住」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最难的是了生死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

梦里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问: 如果梦中出现乌云、狂风,从前方冲击过来,从上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

【佛教词典】金刚灭定

(术语)与金刚喻定,金刚三昧同。言菩萨最后之禅定,...

【佛教词典】常受快乐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

善于利用你的想像力

我们讲因缘观,因缘观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

圣贤不怕困于陋巷,英雄不怕出身寒微

黄金藏在地下,大鱼游于深水;君子隐居于山林,乔木生...

怎样知道哪笔钱是自己的福报所感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学佛也在做生意,请问师父,怎么...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