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

学诚法师  2016/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

梦想和责任有同一个归宿,就是心灵的安定和快乐,朝着这个目标去做每一件事。心中空虚,所以才会需要外境来填满。外境的影响也有区别,有的是刺激,有的是启发;有的增长烦恼,有的增长力量。现在一些影视节目,制作的动机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猎奇心、刺激人的五欲,却在心灵更深的层面无所作为,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短暂的,如渴饮海水,越饮越渴。不断成长自己的心灵。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够去原谅,也是对自己的解脱。

要学习,学习人生的智慧,学习认识自己的心灵。没经过学习之前,在生命的路途中,我们就像盲人夜行,什么都看不到,心怎么能安定、无畏呢?慢慢培养起生命无限的长远观念,培养起观功念恩的良好习惯,培养起和而不同的包容心胸,这些嗔心、慢心才会慢慢消除。修行不是听了一个道理就能脱胎换骨的,听懂道理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心灵成长需要一步一步去走,一点一点去改,多在善法上用功。

寺庙是一个净化心灵的环境,一个善友共聚、以法相会的处所,一个推广慈善、繁荣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平台。佛法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佛法,学习如何认识自我、调伏烦恼。 “无事不烧香”是民间对佛法的认识,是狭隘的偏见、误解。

出家不是一个“结局”,选择一种清静度日的生活。相反,出家是选择一个新的开始,从此之后要用全部精力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圆满自己的心灵,然后投入永无止境的服务众生的事业。

物质与精神并不是矛盾的,要破斥的是“只要物质不要精神”甚至“为了物质抛弃精神”,因为一旦离开了精神、心灵,求快乐也无处可得。而人本身有许多烦恼,贪欲永无止境,如果把太多精力放在追求物质上,就腾不出空来关注精神世界了,所以应格外注意。在生活的层面帮助,是一种帮;在心灵的层面帮助,也是一种帮。我们对于悲苦柔弱的人容易生起仁爱施与之心,对于可恼执拗的人不仅不容易生起悲心,反而会激发厌恶之心,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还没有很好的把握,慈悲与智慧还不足够的缘故。帮助他人与修行自己是相辅相成的。

佛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因上解决,从心上解决。恐怖主义、暴力伤害……都是心的教育出了问题,人不懂得善恶,不知道怎样降伏内心的贪嗔痴,正如古德所说“天下不治,由人心不明;人心不明,由圣学不讲。”所以,要大力弘扬慈悲、包容、平等、智慧的心灵教育和生命教育,用祥和取代暴戾。接纳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自己愿意做又能做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灵,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心灵都有自己翱翔的天空。

因为把心丢了。心永远在跟着外境跑,在后悔、期待、失望中恶性循环,却没有好好停下来把握当下这颗心。真正要练的是自己这颗脆弱的心,练车正好是一个练心的机会。锻炼身体会很累,窝在沙发里吃零食很轻松,前者“自找苦吃”,但有益于健康。锻炼心灵亦复如是,外在的挫折是让自己变强大的必经之途,做好这个心理准备,遇到一切境界都不要怕。

皈依的好处是: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给自己的无限生命找一个引导觉悟的老师。皈依是学佛的开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七心诀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

【佛教词典】四向

(名数)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

【佛教词典】瞿昙般若流支

(人名)Gautamaprajā-ruci,瞿昙姓。般若流支名。译...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

李炳南居士: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吗

问: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吗? 答:有鹦鹉往生之例,因为...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把每一句经文消归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读得很...

佛教对「食」的定义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问: 请法师开示,我们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是...

印顺大和尚:师父圆寂日正是12年前带我出家时

师父,我来了昨日21时,印顺来到弘法寺后山本焕长老化...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