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2014/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愚痴所覆故,内身外身爱着浮相,习之来久染心难遣,欲除贪欲当观不净。嗔恚由外既尔可制,如人破竹初节为难,既制贪欲,余二自伏。

不净观者,当知此身生于不净,处在胞胎,还从不净中出,薄皮之内纯是不净,外有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其内,谛心观察,从足至发、至足,皮囊之里无一净者,脑、膜、涕、唾、脓、血、屎、尿等,略说则三十六,广说则无量。譬如农夫开仓,种种别知,麻、米、豆、麦等,行者以心眼开是身仓,见种种恶露,肝、肺、肠、胃、诸虫、动食,九孔流出不净,常无休止,眼流眵泪,耳出结矃,鼻中涕流,口出唌吐,大小便孔常出屎尿,虽复衣食障覆,实是行厕,身状如此,何由是净?

又观此身,假名为人,四大和合,譬之如屋,脊骨如栋,胁肋如椽,骸骨如柱,皮如四壁,肉如泥涂,虚伪假合,人为安在?危脆非真,幻化须臾,脚骨上胫骨接之,胫骨上髀骨接之,髀骨上脊骨接之,脊骨上髑髅接之,骨骨相拄,危如累卵,谛观此身,无一可取,——如是心则生厌恶,常念不净三十六物,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若心不住,制之令还,专念不净。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心故不住,当自诃心:从无数劫来,常随汝故,更历三恶道中苦毒万端,从今日去我当伏汝,汝且随我,还系其心,令得成就。

若极厌恶其身,当进白骨观,亦可入初禅,行者志求大乘者,命终随意生诸佛前,不尔必至兜率天上,得见弥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男女相爱的前世今生

这个女人追男朋友,想不到那个男朋友是自己的爷爷,或...

这里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

肉身之躯,扼缚痈疮

要常常观照自己这个身体,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这个身...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

【推荐】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幸福家庭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

【佛教词典】身识

梵语 kāya-vijāna,巴利语 kāya-viāna。五识之一,...

【佛教词典】本神通妙

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

学唱华严字母

华严字母很早就接触过,因为非常好听,所以自己特别喜...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

星云大师开示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