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宏醒法师  2015/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彼岸呢?《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从他获得随顺教诲故,远离彼障故,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方能离欲。”既是说离欲的方法就是你想要远离这世间的五欲乐,想开始修行的善根成熟了。听闻佛法后内心生起欢喜心,并从善知识那里听闻到佛法,并随顺善知识的教导,远离欲烦恼障。有善巧的智慧,思维无有颠倒,修无我观,无常观,法空观,这样才能离欲。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首先要了解欲爱的过患,能如实地观察到苦集灭道四圣谛,能弃舍居家的种种欲乐,于寂静处或空闲树下,观察六根对六尘之法皆是虚幻不实的;能观照到欲贪对修道的障碍,寻求出离;能够如实思考深刻观照,进一步修止观,断除贪嗔痴等随眠种子,于三界中心不系,身心得善解脱。通过修无寻无思定,对治五上分结与五下分结的烦恼,如是则能出离欲爱之河。

修行的目的,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就是修一念清净心,令心保持正知正念,了知五蕴身心的无我性,无常苦空性,就不会生起我慢之心与人相比,心就会变調柔。修行清净梵行,亦不是为了名闻利养及得到别人的赞同,乃是为了远离邪愿及邪见。修梵行在各个方面都清净,用智慧照亮身边的人,令自他都远离三毒,深入去认识透彻,五蕴和合的身体是无我无常性,对生活的态度能够保持一颗随和之心。不断地闻思修,调整自己的心态,生活平淡,闻思修三慧增强了,就有力量调伏身口意,常修四念处止观,则能远离雜染烦恼,趋向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推荐】诱人的菜名背后 都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有一种花鲈鱼,耐热最久。汤锅里面正在加热的时候,它...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心病的对治法

心病的六种对治法 (一) 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所以对...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

【佛教词典】真佛

(术语)报身佛对于化身佛谓之真佛。又谓无相之法身。...

【佛教词典】波摩那

(界名)天名。可洪音义四上曰:波摩那,亦云阿摩那天...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修桥建庙的「大善人」为何会下地狱

我们到了道尹衙门里,伍道尹把我们几个人,和徐蔚如居...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

是非当教育 磨练真功夫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苦难的众生布满每个角落,我们要发...

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位位都是经过久远劫来,长期修...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

【佛学漫画】打篮球还是踢足球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

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与自杀现象的

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