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

学诚法师  2016/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

人的行为不是由因果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念决定的。因果是一种规律,造了什么样的因就会感什么样的果,但不是绝对的,中间还需要许许多多的缘。不能套用因果来解释我们的一切行为,恰恰相反,要用因果去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才是积极的、正确的。

一切祸福都是自招的,佛菩萨不会惩罚,也不会赐福。三宝就好比一块肥沃的田地,是殊胜的外缘,种下什么种子,就得到什么收成,全在自己的心念与行为,佛菩萨给不了我们自身因果之外的福祸。

修行的关键是要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平常多听闻、思维,心中常思佛法,这样,对境时才有可能提得起来。如果平时心中全是妄念,境界来临时怎么有力量去转心呢?就跟一个学生一样,听了课后,平时要去复习、练习,熟练了,考试时才有好成绩。

念头的改善,不能寄希望于某一天遇到某个因缘、听到某句话就能“顿悟”,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闻思熏习,刻意训练自己的心念,才能真正做到。修行没有神奇的秘诀,就是坚持。

把握自己当下的心念和行为,让当下这一刻积累的是正面的、朝向解脱的、清净的力量,才有助于打破这个积蕴的恶性循环,而不是徒劳的追究过往、执著对方的行为,因为他人也是被自己的烦恼业力控制。有一个人先去解锁,才能把双方都救出来,而这个解锁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善良是我们的心念,内心的出发点,它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性质。然后,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完成种种善业。事情能否办成功,善业是否能够圆满,取决于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修行要福慧双修,让善良有智慧的辅助,智慧以善良为根本。

回归自己的心念,而不是时时分别计较外在的对错。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心念和行为,都在构成、影响自己的“命运”,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每个人的性格、知见、习气等,带有过去业力的烙印,譬如以前喜欢布施的人今生也会喜欢布施,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自主的,人的心念就是当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才可以改变命运。修行就是要改变恶的习气,增长善的习气,用愿力来扭转业力。

串习已久的习气,即使清醒的认识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立即就改变的,也需要长久的练习才能扭转。要找到自己真正追寻的方向,对自己所走的路有强大的信心,把注重外在变为注重自己的心念。

因果的本质,都是自己心念的造作,业果的成熟也是成熟于自身相续,而非成熟于外境。成佛后已经彻证我空、法空,解脱一切烦恼障、业障,不同于凡夫造业感果。善因,就是当下一念与佛法相应的心:调伏烦恼的心,反观自省的心,希求进步的心,忆念佛法的心。在这样的心念指导下,去造作相应的行为。首先要学习佛法。

人心的贪嗔痴多了,世界上的痛苦就多了。修行佛法,熄灭自己内心的贪嗔痴,并帮助更多人净化内心烦恼,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烦恼就是魔。当下这一刻,既是果也是因,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个苦果来接受,就会倍加艰难;反之,把它看做一个种因的机会,当下就是出路。改变心念,不要继续串习负面的东西,要靠发愿来给自己动力。

要直接化解嫉妒心并不容易。在其他方面多努力,平时多熏习佛法,发广大心、树立宗旨,多修习“观功念恩”,培养起欣赏他人、谦虚好学的习惯。从大的方面入手,从好的方面入手。内心有了宽广的余地,心念才有办法转弯。

恨一个人,折磨的是自己;放下仇恨,解脱的也是自己。因缘迁变,你恨的那个境界已经远去,只是这把火一直留在心头,灼烧着自己的心。心念与因缘,都如流动的河流,不要执著于它的“实在”,放下这个执念,把自己从烦恼的笼中释放。

随时随地观察此时、此刻的心念,直面自己的烦恼,用佛法去观照、对治,就是道场、就是修行。不要用妄想、成见、言辞把自己包装起来,把自己的烦恼掩饰起来,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那样就不是直心了。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把它从贪嗔痴修改为慈悲、智慧,这样我们自己会越来越清净、快乐、无畏,也能有更大的心量和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放下是一种超越,彻底解决内心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无奈的逃避或表面上的不在意。不修行,人就很难认清自己的心念、烦恼,更谈不上控制;修行,就是要让自己能够慢慢控制自己的心。所以,“放下”不是想放就放的,要有足够的慧力才能够做到。

种一颗种子在地里,精心护理,也要时日慢慢长大,都是有时节因缘的,命运也是如此。改命的关键是改业,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心念。要改习气、改知见、改心念,让念念都是善净的种子,不仅命运的改善可期,当下也能远离焦虑、烦恼。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心念和行为,只有决定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别人的烦恼,不应成为决定自己怎么做的理由。慈悲融化嗔恨、智慧斩断烦恼、精进战胜怯弱。人生的本质就是心识、心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对待恶念该如何是好

问: 人都会有念头,当心中生起不好的念头,虽然不至...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推荐】从空性的真如中启动佛号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佛教词典】净土教版

日本镰仓时代以后,以京都为中心,在各地开版与净土教...

【佛教词典】现量

(术语)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识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

酒戒的开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职务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自古以来,即使十岁小...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成功的两步

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说话前先用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物品是否会犯戒

问: 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星云大师《瞋恨之害》

你会生气吗?你会发怒吗?你会骂人打人吗?你会怨天尤...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