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南怀瑾老师  2016/09/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识人”的学问,有好几部书。汉末有刘劭的《人物志》,最近的有清代曾国藩的《冰鉴》。清代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大家都知道,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不必多介绍他的身世功业了。后世的人,说他建功立业,一共有十三套本领,但是其中有十一套大的谋略之学,都未曾流传下来,只留了两套本领给后世的人。其中一套,是著了一部《冰鉴》,把相人之术——这是他老师教给他的——传给后世的人。自他以后,有许多政治的、军事的乃至经济等方面的领导人,运用他这部《冰鉴》所述的相人术选才用人,的确收到了一些效果。

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他说:

“功名看器宇”,讲器宇,又讲到中国哲学了,这是与文学连起来的,这“器”怎么解释呢?就是东西。“宇”是代表天体。什么叫“器宇”?就是天体构造的形态。勉强可以如此解释。像中国人说:“这个人风度不坏”。吹过来的是“风”,衡量多宽多长就是“度”。至于一个人的“风度”是讲不出来的,这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但是也很科学,譬如大庭广众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个人并不一定长得漂亮,表面上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使人心里的感觉与其他人就不同,这就叫“风度”。“功名看器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

“事业看精神”,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

“穷通看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

“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踵。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他果然短命。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实。

“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

很多人头容易昏沉,头脑不清楚,智慧不够,定力不足,杂念多,反应慢,这都是脑不健康的表现。脑很重要,就像中国人说的:“一分精神,一分事业”。譬如说中国有些药说补肾,其实补肾就是补脑,肾跟脑连在一起。读医学要特别注意,如果认为只是补肾,那是个大笑话。

当你昏昧时,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你写文章,拿着笔在那里发呆,看书看不到两页就困了,全与孙悟空的师弟猪八戒一样,闷住了,全在昏昧中。虽然有时看你眼睛是睁开的,但是人在昏昧中。佛教的念经为什么敲木鱼?是睡觉时要像鱼一样不闭眼睛,敲木鱼有警觉性,要修行人昼夜长明。如果头脑终日昏昏,一天到晚在细昏沉中,他生来世的果报是白痴,是笨人;变猪则是笨猪,变狗、变鸟则是笨狗、笨鸟。昏沉有这样可怕,不能担当任何事。

俗话说“事业看精神”,一个真做事业的人,有学问的人,是有超过常人的精力,这精力是由意气、志气来的。如果一个土匪拿枪逼你,三天不准你睡,你睡就枪毙你,你当然绝不敢睡了,就有堪任性了。因为你要保命,精神就来了,所以精神是越用越出,头脑是越用越灵活的。有人说:“唉!不行呀,我身体不好”,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懒家伙。像我碰到这种人,绝不叫他做事,因为他“无堪任性”,不能担任工作的。一分精神,一分事业;一分精神,一分学问,人都是这样来的。

但是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只好让他多休息一会,对他不要有太过的要求。这个道理,我是从学生中体会出来的。因为我有几个学生,能力好、智慧高,他的才能见解,老实说我都佩服他。但要命的是,交给他一件事情,一个月都没有消息。骂他吗?不忍心。实际上他三天两天就患感冒,一天到晚都必须与床为伍,没有精神,只好躺下来睡觉。我才发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是说他坏,而是他的底子太弱了。

但是人很奇怪,身体弱的人头脑都好,试看《孟子·尽心章》里:“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一个有病的人,因为经常在病苦中,身体没有其他的活动,所以会多思想、会搞学问。体力好的人,运动得锦标的,要他写两篇,他很吃力。这两件事,不可得兼;体能好,智慧又高,文武俱全的人太少了。学问、德业好的人多半体弱多病,这是事实。

有的人气质太虚,所以脑力不够,定力不够,身体也不好,假身体。所以走路脚跟不踮地,做事情也是脚跟不踮地。气不够,还要补气,把气好好补起,脑力、定力一切会好起来,气充足了,运气也会好,你会发财。一个人气充足了运气就会好起来,财源就会发了。财气财气,财也来,气也来。你看那个不得志的人,你看那个生意失败的人,一看气色就知道了。你看要去借钱的人,连话也讲不出来,告诉你,就是气瘪了的样子。

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的精力,也免谈事业。一个人做事业,必须要强健的体力,饱满的精神。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所以曾国藩的相法便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有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心田中的野草与菩提种子

在没有修学的那些年,我为金钱忙碌,为名声忙碌,为了...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

工作的信条

人都要有工作,有的人在工作里面,常常感到有挫折感,...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为人处事的十二个法则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

明一法师:浅谈忏悔业障

一、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最初...

为什么偏空涅槃只是个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佛教词典】龙户

(杂语)龙宫也。寄归传一曰:恚损轻枝,现生龙户。...

【佛教词典】四种他胜处法

【四种他胜处法】 p0451 瑜伽四十卷十八页云:如是菩萨...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

只要多说一句话,就能种下很多善果

经常会看到一些感人的文章,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正所...

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

【原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

素食火锅的做法

现代人重视养生与健康,一般火锅的高荤高热量,虽然美...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