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九种不净观法

畅怀法师  2016/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九种不净观法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不净的观想。

众生从无始来,贪着世间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以为美妙可爱,耽恋不舍,因而沈沦生死苦海,未能出离。假若人能勤修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便能成就三昧,欲念除灭,惑业消尽,得证圣果。

行者先观方死之人,便发现人既已死,追还无路。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凡有生必有死,乃常作此想,他人既如此,我何独不然。古德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临到我。」即以我所爱的人作此死想,专心一意,观此死屍,逐渐心生惊畏,能破爱着之心。如果是利根者,用此九种假想观法,便可成就;若是钝根者,仅以悬心存想,恐难成就,必须亲见死屍僵卧,始有所成。

九想观法:

一、胖胀想

行者见屍体渐渐膨胀,犹如皮囊盛风,其相已经转变,此身生时,容貌和悦,眼见耳闻,灵巧活泼,令人一见,心生爱乐,而今则变胖胀,是男是女,尚难辨别,昔之和颜悦色,今在何处?以此回观我现在所爱之人,等於一块冰肉,无异木石,何处可爱?又观自己之身,迟早亦复如是,彼此莫不厌恶,我为甚麽因彼生爱,造诸恶业。如是起观,便可除爱。

二、青瘀想

观胖胀已;又观死屍,皮肉渐变为黄赤瘀色,或变黑青黝色,见其形相,生大怖畏,闻其臭气,难近难亲,生时一面光泽,又如春花,今复何在?我为甚麽愚迷,诳惑彼色,汝身与我,现虽尚存,早晚与此无异。如是思维,则可断欲。

三、坏想

观青瘀已;又观死屍,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盈流,恶露已现,我平时所爱的人,即是如此之相,屎囊臭袋,薄皮外裹,汝身与我,现虽未死,迟早与此无异。如此存观,即可除贪。

四、血涂漫想

既观坏已;又观死屍,从头至足,徧身脓血流溢,我平时所爱的人,即是如此之相,汝身及我,早晚与此无异。如是作观,即可却着。

五、脓烂想

观涂漫已;又观死屍,九孔虫脓流出,皮肉烂坏,狼籍在地,好容美貌,今仍在否?我身及汝,皆是如此。如是观想,则可去爱。

六、虫噉想

观脓烂已;又观死屍,为鸟兽挑破,或为虫蛆烂,皮肉脱落,骨节解散,从前之盛粧淡饰,威仪端雅,以今观察,完全假借外饰,虚张姿态,本无有实,以此想彼所爱,及与自己,有何差别?如是思维,即可除贪。

七、散想

观虫瞰已;又观死屍,为禽兽所食,身形破散,筋销骨离,头足交横,平时我所爱的人相,今在何处?回顾我身与彼,不久与此无异。如是体察,则可除爱。

八、骨想

既观散已;又观死屍,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於地,或为膏血染污,或白如珂贝,我平时所爱的人,是柔輭温煖,其触可乐,今唯存髑髅,与木石并无有异,见则甚可怖畏,触则令人呕吐,汝之骨相,本自如此,我何愚昧,恋恋不舍?自念我身,亦复如是,有何可爱?如是观察,则可断爱。

九、烧想

既观骨已;又观死屍,为火所烧,或以埋葬,火烧薪尽,则形同灰土,埋葬则肉腐骨销,汝之平日沐浴香熏,华粉严饰,令人迷惑,今皆磨灭,我及与汝,莫不如此。常作此观,可了生死。

须知道父母未生之前既无此身,而今亦毕竟无有此体,其身不过是从妄而生,从妄而死,生灭如空花水月,求实了不可得。

永嘉大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後空空无大千。」

迷则有人生世界,悟则依正二报皆空。既然一切均为幻妄,又何必於妄上起贪生爱,造诸恶业,随其业力,堕诸恶趣。

古德说:「贪瞋爱欲,能润其身,身为苦本。」

所以欲想脱离痛苦,必定无身;欲想无身,必求无生;欲求无生,首断其爱;欲断其爱,必修九想观法。九想观法修成,便能转凡成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男欢女爱的祸患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观:观音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

【推荐】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未经结婚登记,而...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

蕅益大师:观四念处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

【佛教词典】马拉拉塞克拉,G.P.(Gunapala Piyasena Malalasekera 1899~1973)

Malalasaikela   斯里兰卡佛学家、宗教改革家和社会...

【佛教词典】二逆偷兰因果

子题:五逆之罪犯则无初、破僧偷兰是究竟非方便、破僧...

佛学常见辞汇(一画)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

五戒中间有包含赌博吗

问: 佛教五戒中间有包涵赌博吗? 宗舜法师答: 五戒...

谦虚十要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内心之窗;心有所思,...

「忍」的重要性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

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 中间无实性,是故...

文殊菩萨——诸佛之母菩萨之师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左持利剑烦恼断 右执青...

佛法的藏、通、别、圆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童子欢喜以花献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天,和比丘们...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