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2017/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甚至于劝人不要去看病,说:佛是大医王,念佛就不会生病,身体自然健康。”劝人念佛有莫大的功德,可是学佛念佛就真的不生病,有病就可以不去看吗?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首先,现在一些学佛人连最起码的佛教常识都不知道,要么固执己见,要么道听途说,误导别人。好像一学佛就不生病一样,即使生病,只要信佛念佛马上就好。

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化到这个世界上来,佛的色身也示现过疾病,当时著名的医生耆婆就多次给佛和弟子们看过病。在《维摩诘所说经》上就有关于佛示现有疾,阿难尊者为此去大婆罗门家求取牛乳的事情。佛陀本人和那些证得阿罗汉的大弟子都需要看病,何况我们凡夫呢?即使佛在涅槃的时候也是示现疾病,告诉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一样,佛也不例外。因此,佛教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中就有病苦,佛教的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和卧具)中就明确了可以供养出家人医药,佛教要是认为学佛就没有病或者有病不看的话,还要医药干什么?

好多佛教经典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

《佛说佛医经》(卷一)上说:“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摩诃止观》上说人生病有六种原因: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所为、业起。《清净道论》则指出疾病由:风、痰、饮食不调、业、外伤、非人、鬼、魔等八种原因所致。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二)就明确地说:“痔病有二种疗法,一者以咒,二者以药。”

在《法句譬喻经》(卷一)中,针对不同情况的“病”,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遣,当以明道随时安济。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众邪恶鬼当须经戒;三者,奉事贤圣矜济穷厄。德威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阴盖。”

《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四卷(八) 中“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恒在床褥。云何为五?于时,病人不择饮食,不随时而食,不亲近医药,多忧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时差。若复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时差。云何为五?于是,病人选择而食,随时而食,亲近医药,不怀愁忧,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时差。如是,比丘!前五法者当念舍离,后五法者当共奉行。”

从上述经文中可以明显看出佛承认了人生病是客观事实,而且生病了就要医药来医治。

其次,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现世的人身不珍惜,堕落到其他道就可能连佛法都难闻了。有个健康的身体在这一世勤加修行,争取往生极乐,求得佛果。因此我们有病一定要看,否则身体被病魔侵扰,哪里还有心思去念佛修行呢?一些大修行人也往往因为疾病而影响修行,三藏法师玄奘的师父,那烂陀寺最为人尊敬的住持戒贤法师在当时因为患上严重的风湿病而痛苦不堪,几乎自杀。我们的修行功夫还很浅,有时连头疼脑热都应付不了,哪里还有心思念佛呢?

另外,我们生活在这个五浊恶世,如《佛说无量寿经》所说的那样,真是饮苦食毒。由于人心浊恶不善,为谋私利,污染环境,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我们吃的、喝的无一不毒害着我们的身体,所以各种疾病频发。加之社会节奏加快,人的生存压力增大,也会产生心理疾病,导致生理疾病也越来越多。有了病不好好看,连正常生活都成问题,哪里还谈得上念佛、离苦得乐、上求佛果呢?

再次,末法时期,法弱魔强,身为佛子,当弘扬佛法,绍隆佛种。虽然不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最起码应该读过一些常见的佛经,向善知识学习,树立正知正见,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必然误导众生,断人法身慧命,害人害己。如果宣扬有病不看,那就无疑让人以为是什么邪教,会让社会上很多不信佛的人产生怀疑,甚至于遭人攻击,诽谤佛教,毁乱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从世间法来说,《孝经》上也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佛教讲大孝,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个世间,人有病是自然现象,有了病要看,也是合情合理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学佛人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形象呢?学佛之人如果病怏怏的,时常哎吆声唤,有气无力,无精打采,甚至于重病在身,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怎么会让人对佛教产生信心呢?

当然,佛教是善巧方便的圆融之法,是最讲辩证法的。像一些疑难杂症,确实是看不好的,应当深信佛的大悲愿力,唯有念佛求得痊愈。

另外,如果父母离去,子女成人,在此世间已经没有任何牵挂和责任,又希求早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的,有些不治之症其实也没有必要一看再看,我们早晚也是要离开这个肉身的。这时应当真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得往生。倓虚大师在其《影尘回忆录》中记载,董子明居士一心求生极乐净土。曾经发愿:第一,身无病苦;第二,病即往生。发愿以后精进念佛,果然全身无病,临终预知时至,念佛坐化往生。

如果是这些情况,那我们自当别论。

总之,学佛的人有病也要看,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否则于修学无益。当然也不能太在意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要把主要心思放在念佛修行求生净土上,只要信愿行具足,仰仗弥陀的愿力,将来必定会莲华化生,往生极乐。到那时,真正是《佛说阿弥陀经》所说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仅没有疾病,而且寿乐无限,何苦之有?

《净土》2016年第3期 文/冯德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

佛法为什么不灵

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推荐】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我是信佛的人,怎么会这样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

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财富宝要

以世间法来说,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佛教词典】一惑

(术语)一类之妄惑也。归敬义中曰:元立三学,同倾一...

【佛教词典】百八钟

(术语)晨昏大钟,打之一百八下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

香和臭

一天,佛陀和难陀尊者经过街市,在一家鱼铺门口停下来...

茗山法师《我的慈悲主义》

一、绪言 这是作者十年来身体力行并深深获得效验的一...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

【推荐】美好的饮食跑到嘴巴里为何变猛火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

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

心病有五大种类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启示篇》

人若自大,其实正显示自己的无知 人能谦虚,其实正表...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