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有感,外在有应

学诚法师  2017/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您好!我有一个疑问,佛菩萨为什么不在众生面前显示神通,让肉眼凡胎的人类亲眼看到佛菩萨的真实存在?这样人们容易相信因果不虚,善恶有报,就不敢作恶了。

学诚法师:因神通而起的信心,来得快去得也快。再者,以神通度化众生过患极多,因为除了佛菩萨,一些鬼神也具有神通,一味相应神通,很容易入邪途。佛法归根究底还是净烦恼、增智慧、发慈悲,神通只是修行的副产品。

问:至诚顶礼法师!请问,当长辈提出一些在年轻一辈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时,会产生特别不耐烦的心理,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嗔业?该如何对治呢?感恩法师!

学诚法师:你要知道自己小时候对父母、长辈提过多少问题,重复过多少遍。

问:请问师父,诸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愿,当何解?也算欲吗?

学诚法师:菩萨为救度众生所发的大愿是善法欲。《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惟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华严经》中说:“广大智所说,欲为诸法本;应起胜希望,志求无上觉。”又说:“断善法欲,是菩萨魔事。”

问:师父,怎么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刻意压制有一天会爆发,更可怕,我试过。所以有更好的方法吗?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不是克制,是净化。通过闻思佛法认识烦恼根源,以正知正念正思维来转心,消融烦恼。

问:师父,常听人说,算命看相之人相当于介入他人因果,会遭报应,但又有观音菩萨循声救苦一说,请问这两者的区别在哪儿?另外,既然观音菩萨遍一切处,那为什么又要至诚才能感通?“至诚”时感通来的是观音菩萨,还是我们自己本具的德能相好?

学诚法师:1. 对因果的理解有误。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流动的,种下一颗种子,可能结果,可能不结果,结的果可能很大,可能很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那种“介入他人因果”的理解,是把因果当成一个定局去理解,是宿命论,不是佛法的因果论。佛菩萨对众生的加持利益,就是启发众生的善因感果。

2.祈求三宝如同叩钟,大叩大应,小叩小应,不叩无应,钟是无分别的,看叩钟的人用多大力。所谓“感应”,内心有感,外在有应,正是因缘和合。

问:师父,请问如何培养自己的利他心?谢谢!

学诚法师:深信因果、知恩报恩、自他不二。

问:请问法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学诚法师:善恶有不同的层次。通常来说,对现在(今生)和未来(来生)都有益,能感召好的果报的行为称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违损,能感召恶报的行为称为恶。佛陀指出最粗重的十大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反过来就是善业。

问:顶礼法师!我小时候不吃肉、蛋、奶,近半年五荤也不吃。可最近生病了,乏力体虚,提不起精神来。家人劝着要吃点肉,我也开始纠结要不要吃点肉补身体。希望法师帮忙开导。

学诚法师:吃肉的人也会生病。你可以去看看中医,也可以多了解一些素食营养的知识。

问:法师,我现在对因果起了质疑。单位里的小人、坏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孩子学业有成,身体强健,每天乐呵呵。而好人却身体糟糕,家庭不睦,郁郁寡欢。我不再相信因果了。

学诚法师:你所理解的,很可能是“假”的因果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哪一个因,对哪一个果;感果有什么特点、条件……如果这些都不清楚,何谈“相信因果”呢?

问:师父,家庭比较压抑,父母有时说话特别伤人,我又特别敏感,所以从小和父母关系疏远。有时他们会说我对外人太好,而我对所有人都是很真诚的。在单位对同事真诚,却感觉很受伤,也没想着让付出的真诚得到回报,就觉得其他人相处怎么都那么假,感觉自己总是不会多个心眼处理人际关系。

学诚法师:也许是自己对外界的看法有所偏差,存有过高的期待,或者过多的猜测。敏感的人容易注意细节,转化成负面的信息来认知,长此以往心事重重,觉得身边都充满了恶意或隔阂,其实不一定如此。多亲近善友,学习佛法,让内心更自信、更阳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听经就会打瞌睡,是业障重吗

问: 有时一听经就会打瞌睡,是消业障吗?还是业障重...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问: 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 智慧...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净土者的「夹杂」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

【佛教词典】小王

(杂名)除转轮王外,余悉为小王,所谓粟散王是也。法...

【佛教词典】心想

(一)指心之作用、想念。[观无量寿经、往生要集卷中]...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净土圣贤录漫画】莲花金台皆现前,无有挂碍而往生

往生圣贤传--李贞女...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

三进三退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

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弟...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