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布施也可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方海权  2017/08/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财布施也可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与贫者,都是属于财布施,我们财布施会得到富贵的福报,怎么会得到相貌好的福报呢。

会,救济贫苦会得相貌好。道理很简单,当贫穷之人饥饿枯瘦时,接受了我们的布施,别小看一袋米一点油一点食物,会使他们恢复体力和相貌。我们施什么因,就会回报什么果。我们布施了贫者的恢复体力和相貌,当然会得到体魄健美和相貌俊好的福报。

并且要时常提高自身福力,时常去救贫助孤。这样,照顾和挂念贫苦之人的心灵及其行动,更是感来相貌庄严的福因。

病苦的人,若无能力治疗,没有医药和护疗,别说难以恢复健康和容颜,就是生命有时都难以维持。所以,布施他们的医药治疗费用,使他们得到健康和容颜如前。无可非议,我们当然也会得到安康和相貌好的福报。

饥饿和伤病使之温饱及康健,需要大量财力投入,只靠一人的力量是不足,我们自作并教大家同作,功德倍前许多且感应快。宣扬使随喜人数越多,我们所作实质救渡贫病人的力度越大,功德自是无量。这是菩萨行愿力。

若要得大福报之人,不能计较自身得失,只有大舍,才能有大得。财物大舍贫病之人,才能得大财富。如来正法自学并热心传于众生,才能得大智慧。静心一处放下身心而习定,才能得大禅定。

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能奉献大家,不管是家人或亲朋同事乃至有缘众生。为他们多做一点事,我们将多得一份福报。而菩萨法的修学中,内心不要执着我做了多少功德、我要完成得多完美。尽力去做就是完美,尽力去行就是菩萨的精神,人人可行,不外远离自私,为大家办点实事利益四众人群。福报自当降临。

努力不懈以及广做好事,是我们须要有的行门。而我们不必去强求做得多么的完美,只要尽心尽力就足够了。如是内心就不存任何压力。

《楞严经》中,佛陀教导我辈不要向外攀缘,要不断开发自性智慧,提高自我的能力,才能够去圆满和完成很多的事情。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们,虽说是短短百几十年的光景。但是,可以立下无量的功德,以及为未来世众生开创得福的捷径。

世法与出世法,也存在共同点。我人在世俗中。学艺要精才能益人益己。有这样一句法语:菩萨通达世间一切技艺。即是说菩萨是各行各业的行家,也是各行业的尖端人才,也只有尖端的技术才能广益大众。故此,菩萨不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能为大众服务。我们要明白菩萨行的原理,加以学习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方海权文章列表

布施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看人面相,不如看人思想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做荀子,他提出一个理论叫...

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

星云大师: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早晨,我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

世间人都爱黄金,但真正修道人爱刹那静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赚不到钱

每一个人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

【佛教词典】观佛三昧

(术语)一心观想佛之相好形色也。此三昧成就,则见佛...

【佛教词典】有相行菩萨

【有相行菩萨】 p0550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有相...

【推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

十四种不用花钱的放生法

一、吃素并劝人吃素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你能发心吃长素...

每天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净土难乎?易乎?

寒暑假中,陆陆续续有居士来找我聊聊。除了接触他们生...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

舍掉这些真妄交攻时,生出的种种妄境

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

问: 法华经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于无量劫前,曾...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