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2017/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能自控,或许因此而耽搁一生。今总结著邪之因如下:

一、克期速生愿

恳切祈愿,克期求生。以此躁妄祈求之心,而召感魔事。不知弥陀大愿,临终接引,急迫求生,而不安心等待,故召斯祸。如印祖云“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印祖文钞三编下册—复念佛居士书)

二、急求三昧愿

急求速成念佛三昧,现前得证圣果,随愿自在往生。不知末世凡夫,业障重重,全赖弥陀大愿,临终带业往生。不识身份,急迫狂躁,结果只能是欲升反堕,召感魔事。念佛应当安住当下,保持一向专念之状态,唯愿临终往生,别无祈求,若利根者,功夫成熟,或可当生成就三昧,既使不成,亦得带业往生,必无着魔之患。

三、紧密念佛行

为速成一心而勤勤用功,由于用心过紧过久,超过自己心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而心力惶愦召感邪缘,或急猛之行快速激发众多恶业种子,使其同时现前障碍,从而不能自控。用功须渐次增加,不可有急功近利之心。如天子欲夺诸侯之权,不可顿行也。

四、召冤共修行

有云不超度完冤亲债主不能往生者,于是很多人都忙于超度,而且是召债主来与自己一同诵经念佛,为他们立牌位,给他们回向。效果果然明显,大多都有感应,来了很多冥界众生,而且来了便不去,整日跟着行者,使其四肢僵硬,目光呆滞,嘴唇发青,眼圈发黑,自言自语,恍惚不能自控,俗言精神分裂,佛语著魔发狂,可不悲哉。 净土法门特征就在于带业往生,有业就有冤家,有冤家就会来障碍酬报,若云不超度完毕就不能往生,即是清空罪业方能往生,即与带业往生相违。与祖教相违之言当然不必遵行。因此不必在意冤家债主,只要安住信愿念佛,自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何得鬼不障道而自障其道耶。

五、好神异之心

1、期待见:有人不安于平淡,常常期待出现过人境界,比如现前见佛菩萨、见光、见华、见鬼神、得神通等等。

2、相似见:行者稍有异相,便自认为境界出现,从而用心推寻。比如耳边听到说话,便认为是佛菩萨在教导自己;耳边听到佛号,便认为是不念自念而欢喜倾听;心中浮现比丘形象,便认为是观音菩萨现比丘身来加持自己;身体出汗,便认为正在消除业障;头顶发热,便认为佛号功德在打通百会穴,可以自在往生。此中退寻思惟,使平常事变得不平常,亦成期待之心,从而召感邪缘来附。

六、悲喜之心

或有惭愧感恩之心猛利者,时时表达为悲泪如雨,亦是召邪之因。

七、闭目静坐

或有念佛喜闭目静坐者,所缘佛号亦必微弱,阴性气息笼罩身心,此时容易召感境缘,道力不足、道眼不明者必受惑乱。

八、宿世因缘

或有今生修行之心无差,而宿世冤业自现者。当见到过人境界,便执著真实,或欢喜恋着,或恐惧不安,思惟计较,种种挂碍,被境界指挥言行,随境界转动身心,自然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应当安住平淡,自念自听,唯愿临终佛来,更无任何期待。一切异相、一切境界皆如水上浮萍、天上浮云,聚来去散毫不挂心,如风过疏竹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而潭不留影,如此用心,则决不召邪。

若境界猛利,已被严重干扰或控制,当有惭愧忏悔心,有慈悲度脱心,又不必在意理会,甘心受报而不瞋心抗拒。应专心修念佛诵经等内善,并兼行持戒、放生、供养等外善,求愿往生西方,亦兼回向债主。如此心行,时节成熟,或能待时离去,既不离去亦不障碍往生。

古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可知着魔危害之大。古来大德,几十年穷参苦究,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以不开道眼不免着魔故,以着魔则此生耽搁故。而今之人,心狂气躁,急功近利,平时不真用功,只想一口吞象,既无定力基础,又无明白道眼,若是十日、二十日之短关,尚可忍受,若是长期之关,则难免魔害渐生。魔害一生,则魔王多子,解脱无望矣。

东林净宗学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净业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难

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佛教词典】纳经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六十六部纳经、六部纳经、回国纳经...

【佛教词典】善学沙门四相

【善学沙门四相】 p1146 瑜伽八十卷十二页云:复次云何...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

诓骗同伴的鸟儿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轻的比丘尼,他...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不要把供佛当成一种交易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病好的几则故事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

打湿自己的人生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

佛教与环境保护

古人说: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土佛教一...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态度

有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莫名其妙地热情,有的时候又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