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方海权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

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华严海会一切大众和未来世现在这些众生,必须修学普贤行的十大愿王,回向必须生到极乐世界。使我们众生不再受岁月的蹉跎,现生就能完成成佛的大愿。

所以祖师大德以言语为我们道破,在长夜黑暗之中看到月光的欢乐无比,而为我们塑造了容易成功的妙行,使我们一生中受用无穷。

在这八种悟道之中:

第一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作为我们学道的通途。我们学佛,学佛法是为一生之中了生脱死,而后救度百千万亿众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做为我们学道的通途。

第二种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做为我们净土的正宗。藕益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好多修净宗的人都听过祖师说过的这句话:

能否往生,全凭心愿有无。品位高低,全凭持名深浅。

但是好多人漏了祖师所说更切要的一句话,他说:

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大家人都明白有信愿,就能生到板乐世界去。持名持得越深,品位就会越高。但是怎样才能代表我们信真愿切,其实祖师已经说明了,非持名妙行,就是说非持着阿弥陀佛名字不可。才能证明我们有信有愿。

在过去大家喜欢参禅的时候,把那些只会说说,没有去行的人称作口头禅。而我们一生幸运的认识到佛法,而且听到一生成佛的净土法门。希望在极乐世界莲国之中证明这点温馨。但是无实修的话,那就成了口头净土了。

所以,从今而后不再犹预,让心内坚定的信念成为生命中彼此的选择。故此祖师对我们说以深的信愿,持佛名号,做为净土的正宗。

第三种是以摄心专注而念,做为我们下手的方便。祖师教导我们都摄六根,用眼耳鼻舌心意来专念着佛的名号。做为下手方便。

文殊菩萨在《楞严经》对阿难尊者说:

此方真较体,清净在音闻。爱得三摩地,须从音声入。

文殊菩萨已经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点明了,此方即是我们所处娑婆世界。要得到真心,佛心,证到佛三种心出来,开发如来藏,必须从音声着手。这世界的人在六根眼耳鼻舌心意里,最灵敏的是耳根,即是缘耳,耳能听十方,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以及任何方向,一个人在跟我们说话,楼上的人说话我们听得明,在楼下说话也听得明。

但是我们的眼就没这样灵敏。舌也没这么灵敏。鼻也必须近处才能闻到,远了也无能去分别。这身体要有接触才会明了。在意识之中也无耳根这样广大。所以菩萨为我们说明以耳根做为入道的方便。

其实说起来就是口念阿弥陀佛给耳听,当耳听到时心必然在记。在这时候佛名号在心明明了了,心归一处,自然会舍掉无量烦恼,而得大清凉。

第四种说到的,以折服烦恼为我们修心的要务。通常,每一个修道之人最先入手是断除烦恼。倘若没有断除烦恼,就是有天大神通,也会失去一切意义。如阿修罗王一手就能遮月,造成月食。但是烦恼未断,身心无法感到安乐。故须折服烦恼是做为修心的要务。

第五种之中,是以坚持四重戒法。佛临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说佛不在世时,以什么为师。佛说:以戒为师,戒为无上功德本,能生一切诸善法。我们念佛法门的人,如果不持杀盗淫妄,就是有甚深禅定功夫,也是会转轮生死的。所以戒法相当切要,必须持得非常庄严,在这一生中就能超出六道轮回。

第六种之中,是以种种的苦行做为修道的助缘。佛在最后一部经典中对我们说:依义不依语。在现今社会中,众生爱做到苦行是相当困难的。其实祖师对我们说,种种苦行助道是会让我们的心坚固,不退转。解义出来也即是要我別执着享受快乐,也就是这样。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做一些有利于众生的事,有利于使我们道心坚固的事,所以祖师才说这种种苦行来坚固我们的道心。

第七种之中,是以一心不乱,做为我们净心的归宿。修炼念佛三昧,三昧译做正受正定。我们这心能一心不乱,在修炼一心不乱,以期功夫成片。当我们念十声佛名号成片,百声乃至千声不起任何念头,而完全心放在阿弥陀佛的时候,慢慢地就成片。所谓成片,就和种田一样,一片连着一片,成一大片绿绿油油的,这时就会成一心不乱了。

第八种里是以种种瑞相做为往生的证验。通常修道的人都是相当执着,感应和境界而障到圣道,但是境界有善恶分别。当善境界来时,我们心神一分散即刻消失了。当恶境界现前而我们要他消失,却在面前难以消失。使我们感到相当烦恼。

在我们这地区有一个人,喜欢读金刚经,抄金刚经,一次在家里抄金刚经的时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孤独园,与大比丘众、、、。这样抄下去,当他抄到心归一处时,精神相当集中。骤时,周围的环境变成了祗树给孤独园。他自己内心感觉到相当欢喜,没想到佛陀大慈悲加持着他,使他人身在佛讲经的场所,祗树给孤独园,而且看到了种种的景色。在这一念之中生到了欢喜心,即刻祗树给孤独园随即消失去了。

他恢复了原来在家中抄经的现场。他这瑞相是一件好事,所以作为他办道的信心,也是如来給他的信心,但是他不执着。

楞严经佛对我们说:不作圣解,名善境界,若作圣证,即受群邪。

当善境界也好,恶境界现前也好,我们不作圣解,不可认为我己经超凡入圣了。我们应该这样想,我们离超凡入圣还是遥远的事,我们不过是一个凡夫之人。倘若认为是圣证,即即受群邪。而没有这样想的时候,名就是善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方海权文章列表

净土三资粮之如何发愿

云何作愿 世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往生...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无悔

我们从祖师语录里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

【佛教词典】无量寿如来印

(印相)莲华部之入定印也。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无...

【佛教词典】十二门论

梵名 Dvāda?amukha-?āstra。全一卷。龙树着,鸠摩罗...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贫人变富豪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

解除烦恼的十条格言

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当代僧伽的职志

一、要有求学的志向 当代青年僧伽应有的职志是什么呢?...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转世因缘 据《五灯会元》等禅宗史籍记载,五祖前世原是...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