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喜可贺。但是佛教认为人生苦多乐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种苦,所以佛法教我们不要以苦为乐,要离苦得乐。

对于生命中四种基本现象--生、老、病、死,佛教称之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视为苦比较易理解,但如果说‘生’也是一种苦,大多数人可能就很难理解了。

几乎每个人对于刚出生时的情形,都已不复记忆,婴儿出生时究竟觉得苦还是乐,谁也不晓得。但是我们可以推想,婴儿的皮肤非常细嫩光滑,第一次离开母体,乍然接触外界的空气时,感觉一定很不舒服、很难过。环境骤然的改变,让婴儿出生时号啕大哭,可是却又非得来到这个世界不可。

对母亲而言,生产恐怕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很多妇女对于生产时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个字,都还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会把生日称为‘母难日’。但是小孩出生后,痛苦解除了,母亲又会觉得很安慰、很快乐,就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时,就会觉得欣喜若狂。其实这只是苦难、压迫感解除后所产生的快乐感受,是苦之后的结果,并不是另外有新的快乐产生。可见‘生’是一件苦事,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当中,真正的快乐也没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乐,都是因为满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来的欲乐,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听到悦音、鼻子闻到香味、嘴巴尝到美食、身体有柔软细滑的触感。还有,和别人谈话谈得很投机,或是获得一项新的成果、发现一桩新的事实,让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等,这些属于心理层面的赏心乐事,也都属于‘欲乐’。

欲乐的‘乐’都包含着‘苦’在其中,是‘乐中带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对这样的事实毫无所知。例如一个稀世罕见、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现在你眼前,因为很难得见到,所以你会很欣赏她,一见到她就觉得很快乐。但是,如果天天让你见到美丽的东西,或是让美女、帅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现,让你看个够,就没有什么稀奇了。短暂的接触虽然令人觉得目眩神迷,接触次数多了以后,快乐便荡然无存。

凡是欲乐,都是暂时、无常的,很快就会过去,感觉上很真实,其实很虚幻,而虚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苦。因此,五欲之乐仍在痛苦之中,说穿了,这种快乐只是一种和‘苦’相对的感受。

这样看来,生而为人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还有一种乐叫做‘定乐’,也就是禅定的快乐,比欲乐更胜一筹,快乐的感受也更强烈一些。因为在禅定中已经摆脱了身心限制,特别是身体的负担和病痛都会消失不见,不再有沉重的感觉,这时候心里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而且这种‘无事一身轻’的感受是非常快乐的。只是出定以后,因为身体还在,所以因身体而有的种种负担依然存在。因此,定乐也不可能长久维持。

最究竟的快乐是‘解脱之乐’,透过修行得到解脱之后,不再有任何困扰及烦恼,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负担,这时候,才是真正、绝对的快乐,也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

我们可以活得很快乐,只是我们不肯

佛的法身从哪里来?要修慈悲;慈就是予乐,【悲】就是...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圣严法师:时时心有法喜

《法华经》中把凡夫世界形容为火宅,把佛法形容为出离...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佛教词典】三愿

指三种誓愿。(一)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总分为三类,即:...

【佛教词典】七种立题

(名数)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三,此...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

蜜蜂王的巧智

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你要依照《地藏经》的意思去修行。有些人念《地藏经》...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圣严法师《理直气「和」》

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