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理直气「和」》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而铸成了大错,令人感到相当惋惜。其实每个人都会‘生气’,但表现方式不同,有些人生气时闷闷不乐,有些人变得脾气暴躁,也有人选择诉之以暴力,结果是自害害人,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安。

‘生气’真的很不好。从身体来看,因为不如意而生气,血液会很快的往脑部冲,危害健康,由于情绪失控,于是非理性的言语、粗暴的肢体动作就会出现,结果伤了人,更伤了自己。因此‘气’还是少生为妙。

古人说:‘和气生财’,这里的‘财’,除了物质上的财产,尚有精神上的财产。很多人因为常常生气、情绪失控,不仅赔上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损失更多。所以要随时保持‘理直气和’的习惯,不要相信俗话说的‘理直气壮’,否则就会有生不完的气了。

只要是人,都难免会生气,以我个人为例,当我遇到弟子做错事,或见到他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也会有生气的感觉出现,但我不会生气到让自己痛苦,更不会让对方感受到我的情绪失控。想要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便需要用智慧来化解,用修养来消融。

一旦生气而控制不住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如果在生气前已经感觉有预兆时,佛教徒的做法是口中多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来寻求心情的平静;若是非佛教徒或一般人,可以调节自己的呼吸来缓和情绪。如果是突然控制不住而生了气、动了怒,最好能马上想到和自己有冲突的对方,一定也有他的原因,转而以慈悲心看待他,向他说对不起,不论对方是妻子、丈夫、孩子、朋友、工作伙伴等,都应该如此。

曾经有一个例子,有位妈妈心情不好,又听到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叫‘妈妈’,使得她心情更烦,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当孩子难过得正要哭的时候,妈妈突然觉得自己不对,马上向孩子说:‘对不起!刚刚妈妈情绪失控,不是故意的。’这个孩子也很有趣地回答说:‘那以后可以打轻一点嘛!’可见得自觉性的自制,能够适时化解冲突和对立。试想,如果这位妈妈没有向小孩道歉的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不容易平抚。

面对生气,要学会‘反观自照’,也就是照一照自己的心念,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一旦常常照这面反省的镜子,就会发现,根本是可以不用生气的。很多人把小事当大事,其实,天下根本没有事--没有大事,没有小事,更没有需要生气的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

容易发怒

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

俗话说,气大伤身。医学上认为这很有道理,对女人来说...

生气时应该如何消气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

【佛教词典】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

【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 p0466 杂集论六卷九页云:问:...

【佛教词典】内空

【内空】 p0365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内空者:谓于内...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

禅话禅理30则

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五德品格缺失,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

净慧法师寄语2012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